查看: 14254|回复: 79

《标准预防》中三项隔离措施的“标识”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07-9-7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谢各位,谁能够提供《标准预防》中,三项隔离措施的提醒“标识”?:o :o :handshake :handshake



上一篇:防护服与鞋套或防护靴的关系---裤脚应在靴、套中,还是在外?下一篇:假如夜间发生医护人员的HIV职业暴露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6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07-9-7 14: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离越来越受重视,标识我们也正在准备制作,希望能得到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0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07-9-7 14: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苏州 的帖子[/h1]


能否比照A类隔离(美国CDC)的要求进行制作并使用呢!!我想那样执行!!具体的内容我在隔离技术与管理版块中有上挂的资料,去查查吧!!!:lol :lol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24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07-9-7 14: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苏州 的帖子[/h1]


在卫生部组织的《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技术规范》讨论会上,已把这个问题提出讨论,相信在正式颁布的《规范》中将会有具体的要求。目前参照A类隔离(美国CDC)的要求进行制作并使用,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其他战友的观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07-9-7 14: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离方法表.xls

(16.5 KB, 下载次数: 81812)



2007-9-10 15:4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是否复杂化了?能按照这个标识隔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2

帖子

8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0
发表于 2007-9-7 14: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5 zhangfh 的帖子[/h1]


非常谢谢楼上的各位楼主同行们的建议!
因为我感到,在工作区域内,如果有需要隔离的病人,就应该有《标准预防》中三项隔离措施的提醒“标识”,以便临床医生、护士、护/工人在工作时注意应用,防止交叉感染发生。但是有一部分同志提出,如果写标明了如:“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那旁边的住院病人要紧张的,除非是ICU的病人,无家属照看的可以执行。所以我想最好有一个醒目的提醒“标识”,而又不能够被病人和家属看出的一个提醒“标识”,想来想去,只能够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作为提醒“标识”的标志,就是没有文字说明,不知道有谁有新点子?。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wzcdcyxh
+ 5
好想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7

帖子

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9
发表于 2007-9-7 14: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6 苏州 的帖子[/h1]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考虑!既尊重了患者的隐私,又提醒了医护人员。另外对所有患者的健康教育也要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0

帖子

3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5
发表于 2007-9-7 14: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苏州 于 2007-9-10 16:03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非常谢谢楼上的各位楼主同行们的建议!
因为我感到,在工作区域内,如果有需要隔离的病人,就应该有《标准预防》中三项隔离措施的提醒“标识”,以便临床医生、护士、护/工人在工作时注意应用,防止交叉感染发 ...
严格地说,隔离的具体要求应该让病人、陪护人员和探视者也知道。只是我们的医疗环境还不是很好,上述标识的设想应该是一种过度,做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我们应该逐步营造这种隔离制度的文化和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4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07-9-7 14: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h1]关于“隔离”,我想说的话,---[/h1]


背景:
说起“消毒隔离制度”,自打医院建立就一定会制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可是,随着对“院感”认识的不断加深,给这项制度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制度内的”对传染病和特殊感染病人,应该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一款,许多医务人员没有去仔细研读,问到”如何采取措施啊?”回答的均不完整。说明在隔离的问题上大家还是比较淡漠。同时,院感专干在此问题上,也是经历了表浅到深刻的历程。
观点:
我的理解是:为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可称为“隔离”,不能简单的认为“隔离”就是把携带者单独“关”起来。隔离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手段,目的就是预防“交叉感染”。但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很有学问。理解透彻的单位,落实的就会更好。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1、环境控制:隔离岛,单间,同病同室,置病区盲端的房室;
2、物品控制:病房设施和诊疗设施简单化,病历夹,标本定点存放;
3、人员控制:减少流动(活动限区,探视限时,诊疗限人);
4、病原控制:诊疗器具和环境设施的消毒灭菌,废物处理,手卫生;
5、接触控制:防护用品(口罩帽子隔离衣,手套鞋套护目镜),隔离标识;
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对“接触,空气,血液”三大传播途径采取的隔离措施上,应该有所侧重。比如:血液传播手套(锐器刺伤)为主,空气传播以环境和口罩为主。但上述5项应该都是考虑的内容。
讨论:
1、隔离标识:如何既能保护病人隐私,又能警示采取措施?床头牌标识和文字性标识可能不可取(隐私),我院开始是在床头牌标识,病人和同病房的患者都有意见,病人强烈要求出院,不治疗了。护士长都没有办法。有同行建议采用不同色块提示,我有同感。我们也是采用这一方法解决的。在病人一览表信息卡的左下脚,粘贴蓝三角标识,提示是”传染病和特殊感染的病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注意:(1)不是传染病标识。有时护士爱称为”传染病标识“,我们都给予纠正。因为还包含MRSA,VSA,VRE,绿脓杆菌感染者。(2)不做隔离等级和病种区分界定。该信息卡上已有”过敏“,”护理级别“,”病危“等色块警示,再加”隔离“,够多了。我想,还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色块更容易记忆和操作,多色块更容易混淆。具体隔离等级,措施侧重,解除原则,标本用药等专门起草一个”制度“或”操作规范“说明即可。隔离措施的执行,更多的应体现在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层面上。自己的病人,几床什么病,交班纪录和病史诊疗都有记载,应该清楚的。(3)一览表上贴标识。不在床头卡上,原因不说自明。不知大家有何建议?
2、隔离病房:严格的隔离病房应该是脱离中央空调系统的。1-2人间的小病房比较理想。病人由于性别,病情,经济状况等等原因,我院同感染疾病同室和小病室调床隔离常常做不到,我们也没有做严格的命令与处罚,护士长有这个意识,我们都认可了。不知道各位的医院里如何?有更好的办法吗?
其他:
1、另外还有一类病人,虽然没有传染病,也没有特殊感染,但由于器官移植、肿瘤化疗等原因,大量使用化学药物,使免疫功能几近丧失,非常容易感染。在“零”免疫期采取的保护性隔离措施,这也称为“隔离”,是保护性隔离。通常是在100级净化的层流病房(准确讲是净化病房)和隔离岛内进行。大家如果在起草制度或规程时,在措词上不要忽略了。
2、 5楼的“隔离方法表”我看了,我认为可以简单化,共性的隔离措施可以省略,特性的地方区别标注,当然,我的看法是在“制度”上,而不是在标识牌(卡)上,这两个建议的理由见上述观点。

[ 本帖最后由 ZHWEN 于 2007-9-10 19:08 编辑 ]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2 +10
文点 +10

收起
理由





绿谷
+ 10

深有同感!




楚楚

+ 10
很有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7

帖子

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9
发表于 2007-9-7 14: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9 ZHWEN 的帖子[/h1]


关注效果而不是形式!我很赞同!
这种方式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同时院感专职人员也需要经常进行指导!隔离制度我认为是最难制定的制度之一,您的很多观点给我很多很好的启发。:lo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