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8|回复: 4

求助!肠病毒有无包膜?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08-5-9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肠病毒有无包膜?最好能告诉我文献,谢谢!
另外有谁知道酒精无效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关注国家大事下一篇:求助!手足口病的隔离期限如何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3

帖子

29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05
发表于 2008-5-9 2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zjhu 的帖子[/h1]


http://oc.gkteach.cn/viewthre ... &extra=page%3D1
病毒无脂质胞膜,故亲脂性消毒剂如乙醚、75%酒精、5%的来苏不能将其灭活。你可联系该发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7

帖子

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9
发表于 2008-5-9 21: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zjhu 的帖子[/h1]


一、肠道病毒无包膜,为亲水病毒。
来源一:“WHO手卫生指南翻译稿1”中第23页关于“酒精”的描述:
9.3酒精
大多数以酒精为基础的消毒剂均含有乙醇、丙醇和异丙醇或两种成份的复方。浓度表示为%体积(=ml/100ml),缩写为%V/V或%质量(=g/100g),缩写为%m/m,或%质量/体积(=g/100ml)缩写为%m/V。许多研究评价了不同浓度的单纯酒精、两种酒精的复方、或含有少量六氯酚、季胺盐、碘伏、三氯生或洗必泰的酒精的效果(83,151,188-207)。
酒精的抗菌活性主要使蛋白质变性(208)。60-80%的酒精最有效,浓度越高,有效性越低(209,210)。主要是蛋白质在缺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变性(208)。酒精浓度可以用质量比(m/m)表示,它不会受温度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或用体积比(V/V)表示,但它会受温度、重力和浓度反应的影响(211)。例如15℃时,70%质量比相当于76.8%,25℃时相当于80.5%(211)。洗手液中的酒精浓度常用体积比(130)。酒精在体外实验中对G+和G-细菌(包括多种耐药菌如MRSA和VRE)、结核菌和多种霉菌都有非常好的杀菌作用(208-210,21-217)。然而对芽孢和原生动物虫卵没有活性,对很多没有细胞膜的病毒(非亲脂性)活性较差。在热带缺乏对寄生虫的活性造成酒精性揉搓液替代洗手的推广遭到了质疑,因为洗手至少还有机械去除的作用。
体外实验,很多有膜的病毒(亲脂性)例如疱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流感病毒、RSV和天花病毒对酒精敏感(表Ⅰ.9.3)(208,218,219)。由于伦理原因人体实验没有采用HIV。另外一些有膜的病毒不太敏感,但是包括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可以60-70%被酒精杀死(220)。用模型猪做的抗菌活性研究发现,70%的酒精和丙醇对有细胞膜的细菌的作用强于含4%洗必泰的抗菌皂(124)。
很多人体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了酒精的抗菌活性。早期很多关于抗菌擦手液有效性的研究确立了酒精降低手部菌落的有效性(20,209,213,221)。典型地,使用30秒后,人为污染在手上的菌落平均下降3.5log10,1分钟后降低4-5个log10(1)。1994年美国FDA TFM将60%-95%的酒精归属于手消毒和医护人员洗手产品安全和有效的一类(130)。虽然TFM认为没有足够的数据认为70%-91.3%丙醇同样有效,随后在欧洲60%的丙醇被作为酒精性擦手液产品的参照标准(133)。酒精用于皮肤能快速杀菌,但是没有持久(残留)活性。然而使用酒精性手消毒液后,细菌在皮肤上繁殖很慢,可能酒精对皮肤上的很多细菌有致命的杀灭作用(222,223)。洗必泰、季铵盐或三氯生加入酒精配方可产生持久活性(1)。加入保湿剂(甘油)和防腐剂可增加对暂驻性病原体的活性(224)。
手揉搓液中一定浓度的酒精,人体实验证实对一些无膜的病毒有效(表Ⅰ.9.3),例如人体实验中使用指腹模式证实,70%丙醇和乙醇对轮状病毒的有效性高于抗菌皂液和非抗菌皂液(178,225)。更新的一项研究使用同样的模式来评价含60%酒精商品,发现降低三种感染性的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3-4log10(226)。其它无膜的病毒如甲肝病毒和肠道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则要求70%-80%浓度的酒精(227,228)。然而毫无疑问70%的乙醇和含有保湿剂的62%的乙醇泡沫产品比非抗菌皂液具有更好的降低手上和指腹上的甲肝病毒的作用,两者降低手上的病毒数量和含4%的葡萄糖酸洗必泰的皂液相似(229)。同一研究发现70%乙醇和62%乙醇泡沫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杀灭作用比非抗菌皂液和4%葡萄糖酸洗必泰皂液都要强(229)。然而依靠浓度、时间、病毒变量,酒精对甲肝和其它无膜的病毒没有效果。Schurmann裸露(无膜的)病毒的灭活依温度、消毒剂对病毒数量的比和蛋白负荷的影响(230)。各种70%的酒精(乙醇,propan-1-ol,propan-2-ol)经测试对病毒样品的作用,暴露在乙醇中30分钟比其它形式酒精杀灭病毒的作用更强(231)。最近的一项研究,乙醇配方产品显示显著性降低无膜病毒的作用;然而活性并未比非抗菌皂液和自来水更好(232)。通常乙醇比丙醇杀灭病毒的作用更好(26)。更多的对酒精性配方和抗菌皂液的人体和体外研究需要批准以确立医疗机构中阻断接触传播病毒所要求的最低病毒杀灭活性。
酒精不是好的清洁剂,当手脏或有明显可视的蛋白质性液体时,不推荐使用酒精。然而少量蛋白质性液体(如血液)存在,乙醇和丙醇可以降低手上的菌落数(233)。但是这些污染出现时,还是需要使用肥皂和水洗手(116)。很多研究使用病原体传播模式来检查酒精预防医院相关性感染的病原体传播(30,44,108)。Ehrenkranz和其同事发现使用酒精性擦手液后,通过护士的手传播病人皮肤上的菌到导管上G-杆菌只占17%,相反使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的占到92%。这个研究模式表明医护人员手部重度污染时,酒精性擦手液比普通肥皂和水洗手更有效的预防病原体的传播。
表Ⅰ.9.4总结了大量研究,比较了酒精性产品和普通或抗菌皂液以证实标准的医护人员洗手和手消毒哪个更有效(具体见第一部分,9.13章)(44,83,151,153,194-200,207,234-243)。
酒精性手卫生产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酒精的种类、酒精的浓度、接触时间、使用酒精的量和使用酒精时手是否是湿的,少量(0.2-0.5ml)酒精洗手并不比普通肥皂和水洗手更有效(30,108)。Larson(93)证实1ml酒精有效性显著比3ml差。理想用于手消毒的酒精量未知,根据不同配方调整。然而通常如果揉搓双手10-15秒后双手感觉干,说明使用酒精的量不够。酒精性湿纸巾只含有少量酒精,与肥皂和水洗手比较有效性并不高(30,244,245)。
医院中可以得到的酒精擦手液为液体剂、凝胶和泡沫。很少有数据显示各种形态的相关有效性。一个小型现场研究发现酒精凝胶在降低医护人员手部菌落的有效性方面低于液体剂(246)。最近研究发现相同的结论,液体剂在降低医护人员手部菌落上显著性优于测试凝胶(135,247)。多数凝胶使用1分钟效果和参照消毒剂使用1分钟接近(248)。已经发现新一代的凝胶配方比以前的版本有更好的抗菌有效性(248)。更多的对酒精液体和凝胶对降低医院相关性感染的相关有效性的研究有待开展。此外值得考虑的依从性可能更重要,即使体外实验有效性低的凝胶使用更加广泛,但总体结果还是比以前好。
除非加入保湿剂和其它护肤因子,频繁使用酒精作手消毒会导致皮肤干燥。例如解决酒精干燥的问题可以通过添加1%-3%的甘油和其它护肤因子(149,151,188,189,194,222,235,249,250)。而且前瞻性研究显示,含有保湿剂的酒精液或凝胶比肥皂或抗菌清洁剂对皮肤的刺激性显著性减低(183,185,251,252),这些临床研究使用了大量的客观和主观的方法来评估刺激性和干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立是否不同剂型配方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即使含有保湿剂耐受度较好的酒精性手揉搓剂也会引起破损(切口,磨损)皮肤的刺痛。伴有浓烈香味的酒精揉搓剂会导致很多呼吸道过敏的医护人员难以耐受。酒精性或各种添加剂过敏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疹发生较少(见第一部分,第11章)(253-255)。最近对1992-2002年间酒精性手卫生消毒剂有效性的系统回顾显示,和使用肥皂或其它抗菌消毒剂和水比较,酒精性手揉搓剂去除微生物更有效、所需时间更短、对皮肤的刺激更少。床旁可以取得酒精性擦手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256-259)。
酒精易燃,处理酒精性消毒剂应遵循安全标准(见第一部分,9.14章)。由于酒精是易挥发,所以容器应设计减少蒸发,并保持起始浓度。酒精性消毒剂污染的情况很少有报导。一个报导证实假单胞感染流行是由乙醇中的杆菌芽孢引起的(260)。使用中污染杆菌属已有报导(261)。
来源二:我看过“微生物学”教科书也有描述,因为该书在科室里面,因此不能告诉您具体的作者和版本。
二、酒精为什么对肠道病毒无效?
资料一:同上“WHO手卫生指南翻译稿1”,但后面又描述道:“手揉搓液中一定浓度的酒精,人体实验证实对一些无膜的病毒有效“,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体外试验情况下无效,但在人体试验情况下有效,那么实际工作中是可以使用的。正如抗菌药物一样?
资料二:《消毒技术规范》中写到: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1.3.8
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1.3.9
低效消毒剂
low-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那么既然醇类消毒剂与碘伏一样属于中效消毒剂,为什么醇类消毒剂对亲水病毒无效呢?我们院感专职人员的上方宝典也有错?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威望 +2

收起
理由





布衣
+ 10
+ 2
兢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4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08-5-9 21: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楚楚 于 2008-5-9 23:04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酒精为什么对肠道病毒无效?
资料一:同上“WHO手卫生指南翻译稿1”,但后面又描述道:“手揉搓液中一定浓度的酒精,人体实验证实对一些无膜的病毒有效“,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体外试验情况下无效,但在人体试验情况下有效,那么实际工作中是可以使用的。正如抗菌药物一样?
资料二:《消毒技术规范》中写到: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的方法。”
“1.3.8
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1.3.9
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那么既然醇类消毒剂与碘伏一样属于中效消毒剂,为什么醇类消毒剂对亲水病毒无效呢?我们院感专职人员的上方宝典也有错?

1、同为中效消毒剂,为什么醇类消毒剂对亲水病毒无效呢?
个人看法:原因是他们的杀菌机制不同。醇类的杀菌机制有三:一是通过脱水作用使蛋白变性;二是通过渗透作用,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三是抑制细菌的酶系统。由此看来,醇类消毒剂很难对作为亲水性的小RNA病毒起到杀灭作用。含氯或者碘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主要则是通过对微生物氨基酸链上某些基团的卤化作用而使其失去活性,所以不因微生物是否亲水而改变它的杀灭效果。
2、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可否用于EV病毒的消毒?
个人看法:氯已定的杀菌机制有三:一是通过细菌表面电荷反向迁移破坏细胞膜;二是抑制细菌代谢酶系统;三是直接凝聚细胞浆。季铵盐杀菌机制有四:一是通过吸附改变菌体渗透性,使菌体破裂;二是表面活性作用;三是渗透到菌体内使蛋白变性;四是破坏细菌酶系统。从以上的作用机制来看,他们对EV病毒的杀灭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这也回答了论坛上有人提出的能否用洗必泰或者季胺盐类替代酒精类作为防控手足口病的手消毒剂。
不过,WHO手卫生指南提到的揉搓液对无膜病毒有效,是否因为复方制剂杀菌机制有改变?目前我还没有读到资料,等候专家指导。。。

[ 本帖最后由 临海听涛 于 2008-5-10 01:54 编辑 ]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布衣
+ 10
透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4

帖子

8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3
发表于 2008-5-9 21: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