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4|回复: 14

寨卡病毒(Zika)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6-9-11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寨卡病毒(Zika)到底是什么?

寨卡病毒(Zika)感染由于大部分没有症状,如果说诊疗只能针对那些感染后发病的,可是感染后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却可能成为传染源,只要有合适的蚊虫,也会将“输入性”变成本土传播。所以说,如果寨卡病毒真的可以引起小头畸形的话,那还真的是一个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至少在目前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禽流感等相对平稳的时候。

寨卡病毒历史

为何这样说呢?那得先说说寨卡病毒的历史了。

寨卡病毒于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分离。1964年尼日利亚首次发现人感染寨卡感染病例。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出现暴发,3岁以上居民约70%被感染。2013年-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暴发流行,约报告3.2万例病例。2014年2月在南美洲智利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寨卡病毒首次进入南美洲。
其实,在此之前,寨卡病毒感染并未太引起人们的关注。大概是因为感染后即便有症状也很轻微,发个烧,几天就好了,连需要住院的都很少,何况大多数没有症状。

可是,2015年5月,巴西发现确诊病例以来,目前估计50万至150万人感染,截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其中在南美洲有23个国家和地区流行。2016年1月19日,我国台湾出现1例输入性病例。

缘何对寨卡病毒紧张?

世界卫生组织(WHO)前几天预测,估计美洲得有超过400万感染病例。如果没有小头畸形,寨卡病毒的地位就远不如登革热,顶多也就和基孔肯雅热差不多。可是,巴西现已发现至少4000余例先天性小头畸形病例和妊娠期感染 有关,除此之外,它甚至还可能引起胎死宫内。有人说,巴西在12月份修改了小头畸形的诊断标准(之前小于33cm,现今为小于32cm便可诊断),使得小头畸形病例比之前多了20倍,不能因此说就和寨卡病毒流行有关联。但是,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是有证据的,至于是否有因果关系,还得研究。
正是因为小头畸形,使得寨卡病毒迅速填补了目前没有其他新发传染病夺人眼球的空白。
按理,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而埃及伊蚊生活在热带,距离我们甚远,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是除了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大家常见的花斑蚊子,也可携带寨卡病毒。白纹伊蚊在中国的分布可就广了。之前说登革热时提到过,登革热是随着伊蚊的扩张而蔓延的。由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都是伊蚊,既然,伊蚊广泛分布,只要有输入病例,哪怕是无症状感染者,只要携带病毒,如果不加重视,不能及时诊断和隔离,一个病例便可成燎原之势。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2015年5月的韩国MERS,就连本次巴西寨卡病毒感染蔓延据说是2014年巴西举办世界杯时传入所致。
对寨卡病毒感染者的隔离和登革热一样,需要病人住在蚊帐里,病房需要有纱窗、纱门外,还得在医院周边地区定时灭蚊。
重视它,未雨绸缪,很有必要。上周,接到电话,让写一个诊疗方案,于是和同事们编了一个初稿,下面将要点分享如下。

病原学
寨卡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巴西流行的为亚洲型。该病毒可被高锰酸钾、乙醚和60℃以上温度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寨卡病毒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也可携带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

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虽然可检测到寨卡病毒,但尚无感染病例报告。也有报道,寨卡病毒可通过输血和性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12天(也就是叮咬后2-12天发病)。

大多为隐性感染,约20%-25%出现临床症状。该病起病急,多为低至中等度发热,伴有斑丘疹,关节痛(手和足小关节为主),非化脓性结膜炎。其他症状有肌痛、头痛、眼眶痛、乏力等。少见症状有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多在2-7天内缓解,很少引起死亡。

妊娠期感染可能会引起先天性小头畸形和胎死宫内。
也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 RT-PCR检测核酸,发病后7天内阳性率高。

(2)病毒分离培养。

(3)抗体检测:在发病1周左右,能够在血清中检测到IgM抗体。但IgM抗体与其它黄病毒如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有交叉反

应。蚀斑减少中和试验90%临界值(PRNT90):检测寨卡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不会和其它黄病毒出现交叉反应。

确定诊断标准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者,如果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或中和抗体恢复期(发病后2-3周)比急性
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便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还需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腺病毒感染、疟疾、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A组链球菌感染等相鉴别。
治疗
目前无有效的抗寨卡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按照登革热进行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发病第一周内,实施有效的隔离、防蚊措施。
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参考文献略)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 蒋荣猛
来源: 网易健康(北京)





上一篇:新加坡又发现14起寨卡感染病例 感染者达318人下一篇:关于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国卫办...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听.讲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4

帖子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6
发表于 2016-9-11 21: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寨卡病毒邻国新加坡也有了,虽然公共卫生的关系大一些,但确实相关知识值得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10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9
发表于 2016-9-11 21: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8
发表于 2016-9-11 2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548
发表于 2016-9-11 2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5

帖子

53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6
发表于 2016-9-11 21: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9

帖子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6-9-11 21: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介绍的非常详细,受教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6
发表于 2016-9-11 2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

帖子

34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发表于 2016-9-11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39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5
发表于 2016-9-11 21: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认真学习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