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50|回复: 11

如何解释这两张化验单?感控有何建议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812
发表于 2011-4-25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fh(星火) 于 2011-4-25 11:22 编辑

我们有一个病人4月21日送检的气管外痰培养结果为MRSA,4月23日送检的气管内的痰培养结果为草绿色链球菌感染,请问如何解读者两张化验单??



上一篇:血培养结果解读 求助下一篇:求解:我院微生物室细菌药敏培养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1-4-25 09: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ysdmsxy


    该结果结合患者病情分析,临床微生物离不开临床。
痰培养出MRSA有感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2

帖子

9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8
发表于 2011-4-25 09: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培养存在许多相关环节,阴性不能排除,阳性不能肯定。不结合临床报告的解读是不科学的。但是,就像版主说的只要有MRSA在感控上是有意义的。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有思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2011-4-25 09: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临床医生对微生物室的结果常常抱有怀疑的态度,使得微生物室的结果失去了可信性。院感科也没有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92

帖子

54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4
发表于 2011-4-25 0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也有这种现象,因为临床送标本培养一般要求连送3天,经常有第二、第三天培养出与第一天不同的细菌,结合病人临床综合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9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1
发表于 2011-4-25 09: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临床医生常质疑微生物室的结果,不按培养结果,只凭自己的临床经验用药。院感科也曾就此问题问过相关部门,他们相互质疑。我想若痰培养出MRSA,临床医生就应该引起重视。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1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发表于 2011-4-25 09: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light 于 2011-4-25 10:56 编辑

“4月21日送检的气管外痰培养结果为MRSA”-- 痰样本中分离出MRSA,多为定植,金葡菌肺炎很少见,常仅见于流感病毒感染后。痰样本中分离出MRSA有感控意义 ,应采取接触隔离。


“ 4月23日送检的气管内的痰培养结果为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草绿色链球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不是致病菌。

痰样本应在医师或护士直视下采集标本病人应先漱口3次,去除表面的菌群,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送检。如果,样本不合格,实验室不会有高质量的检验报告。

不要一味抱怨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非常之重要,那么院感作为架起这一沟通的桥梁吧,相信3方都会有收获,更多的是医疗质量的提高,患者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4

帖子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8
发表于 2011-4-25 0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临床送标本培养一般要求连送3天,再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但是标本连送3次做不到,我院很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4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11-4-25 0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一个病人4月21日送检的气管外痰培养结果为MRSA,4月23日送检的气管内的痰培养结果为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
xysdmsxy 发表于 2011-4-25 09:2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何为“气管外痰培养”?什么又是“气管内痰培养”?能详细叙述你们的标本是怎么采集的吗?所谓“气管外”和“气管内”到底怎么捣腾出来的?
按照采集方法不同,对呼吸道样本的称谓主要有:痰液(自然咳出)、咽拭子(咽部扁桃体或悬雍垂处采集)、吸引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用负压吸痰器从声门下大气管内吸出)、纤支镜刷片、纤支镜灌洗液(根据是否采用保护套又分为普通灌洗液和保护套下灌洗液)。
按上述分类你们的“气管内痰”和“气管外痰”究竟属于上述呼吸道样本标准称谓中的哪种?不同的标本类型其培养价值明显不同,结果的分析方法也跟着不同。

在提问和求助的时候,表达一定要清楚,规范,否则没有人看得懂你到底想问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9
发表于 2011-4-25 0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7楼说的很有道理,非常赞同。不要一味抱怨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非常之重要,那么院感作为架起这一沟通的桥梁吧,相信3方都会有收获,更多的是医疗质量的提高,患者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