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9|回复: 16

中国科学报:微生物检验期待更快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张思玮

整顿抗菌药物的“硝烟”似乎并不像当初那么浓烈,但的确让国内的抗生素滥用现象有所改观。
“更为重要的是,抗菌药物整治活动让临床医生逐渐意识到,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对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顾兵说,抗菌药物整治文件中已明确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要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的确,我国细菌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国内主要耐药菌检出水平远高于欧美主要国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已严重影响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那么,我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现状如何,能否承担抗菌药物整治行动后与日俱增的临床微生物标本?

落后国外
在国内,医务人员常常把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称为“细菌室”。由于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为医院“挣钱”不多,领导重视不够,绝大多数医院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规模较小,人员相对不足。
“可以说,都是勉强进行细菌检验、真菌检验和结核检验,对病毒检验关注很少,寄生虫检验和分子微生物检验几乎是一片空白。”顾兵坦言。
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面积为1200平方米,实验室员工75名,服务的床位不足1000张,平均每百张床位配备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7~8名。
而我国的情况是:55%的三级医院只配备了1~3名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35%的三级医院配备了4~6名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而配有7名以上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三级医院仅占10%。
如果以每家三级医院病床数量为1000张来计算的话,国内每百张床位配备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在0.5 人以下,不及国外的10%。
并且,美国UCLA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亚专科分工也非常细,共有厌氧菌、药敏检测、结核、真菌、寄生虫、病毒学等9个亚专科。
“专业的细化,可以明显提升检验人员自身水平,增强对临床的服务能力。”顾兵表示。
在对一般的血培养问题上,美国UCLA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要求临床医生至少送双侧双套血培养。如果遇到感染较严重的患者,常常连续数天,每天送一套血培养。
数据统计显示,国内70%以上的医院每天送检的血培养还不足10瓶。“并且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做到,血培养基本的双侧双套送检。甚至在很多医院,大部分的血培养送检为单瓶。”顾兵担心,这种做法将会严重影响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抗感染治疗。

意义更为长远
“千万不能指望临床微生物实验能给医院谋多少利,但一份可靠的临床微生物学报告,却可能避免数万元无效抗菌药物的无效使用,在宏观上节约更多的医疗资源。”顾兵表示,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发展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抗感染治疗以及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
那么,我们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发展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呢?
顾兵认为,首先应该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把微生物实验室的面积、人员数量和仪器设备配备等基本要求,写入抗菌药物整治和等级医院检查文件,以延缓我国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但毕竟临床微生物学知识更新较快,新发传染病、新的检测方法、新的细菌耐药问题等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地对新的临床微生物学知识进行学习,经常阅读专业的期刊和书籍,以及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新的规范文件。”顾兵说。
而针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子微生物诊断时代,顾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临床微生物的快速诊断,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国内一些实验室,却把分子室和微生物室设为两个独立部门,“这显然不合理”。
“未来的临床微生物学的学科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即将现有的实验室与血清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整合,并注意发展和规划病毒学实验室和寄生虫学实验室。”顾兵还建议,在有条件的教学医院,还可以考虑设置教学与研究实验室,或设置转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
此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员还应注意加强与临床医生和感染管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将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用到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用到感染防控中去。
“或许,几年后,微生物检验报告也能像生化检验报告那样,当天便能发出报告。”这不仅是顾兵期望的,也是全球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国科学报》 (2012-10-23 B4 健康)




微生物, 检验, 抗生素滥用, 葡萄球菌, 微生物学


上一篇: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下一篇:求助:切口分泌物镜检结果报告单应该怎样报告?(见7楼解答)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星火
+ 15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5

帖子

9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3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几年后,微生物检验报告也能像生化检验报告那样,当天便能发出报告。”

几年是不可能啦,我的原话是几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22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不能指望临床微生物实验能给医院谋多少利?咋做到啊!
顶层设计是美好的,多学科、多部门协作对医学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益处,特别是患者得到最大收益,也可以真正揭示微生物界的奥秘和疾病规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5

帖子

9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3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蕙淼淼 发表于 2012-10-24 08:4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千万不能指望临床微生物实验能给医院谋多少利?咋做到啊!
顶层设计是美好的,多学科、多部门协作对医学的 ...
"千万不能指望临床微生物实验能给医院谋多少利?咋做到啊!"

这个我也明白,太何容易。做为我个人来讲,也是人微言轻啊,但我还是尽量呼吁吧,比如,通过论文、报刊的角度~~~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去呼吁,人人坚持,结果会不会好一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22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但现实就是这样。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0

帖子

9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4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的确如此。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飞跃发展,而国内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成整体地落后于国际前沿的发展。国内基层医院仅能开展一些常见的细菌检验工作,而且检验方法非常原始。在许多基层医院对一些多重耐药菌株还存在盲报的现象,很少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真菌、病毒、寄生虫检验几乎是为“零”。采样方法很不规范,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一个体制问题。许多国内的医院在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方面缺少科学的发展观,始终认为微生物实验室是一个“烧钱”的科室,缺乏管理力度,任其发展。同时我国在微生物检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这一学科建设的发展。因此,从顶层设计开始,增加对微生物实验室人、财、物三方面的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6

帖子

25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1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的临床微生物学的学科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即将现有的实验室与血清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整合,并注意发展和规划病毒学实验室和寄生虫学实验室。”现在的检验科是否应该重新划分设置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83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版主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的专访哦,祝贺本人及微生物室建设问题被主流媒体关注及专访!
期待更多这样的呼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22

帖子

1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7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 发表于 2012-10-24 09:2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的确如此。微生物检验技术在飞跃发展,而国内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成整体地落后于国际前沿的发展。国内基 ...
在许多基层医院对一些多重耐药菌株还存在盲报的现象,很少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真菌、病毒、寄生虫检验几乎是为“零”。采样方法很不规范,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一个体制问题。
是啊,管理应该科学地放在第一啊。多重耐药菌株存在盲报的现象在许多地方还捧之如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0

帖子

9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4
发表于 2012-10-24 08: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蕙淼淼 发表于 2012-10-24 17:2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许多基层医院对一些多重耐药菌株还存在盲报的现象,很少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真菌、病 ...
在基层医院要达到较高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事我们还需理解。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