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回复: 0

感控笔记▕ 倪语星: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规范化管理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7-6-9 22: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课笔记—倪语星】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规范化管理
整理▕ 倪明珠     

审稿▕ 肖春莲


“培养微生物思维,倡导精准化感控”,是2016年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SIFIC联合会议的大会主题。精准化感控和精准化治疗的前提是精准的微生物检验,精准的微生物检验始于规范的标本采取和送检。研究显示,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中分析前标本质量好坏约占70%。微生物标本送检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请跟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倪语星教授,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规范化管理的。


一提供规范,强化培训
1、提供规范

由检验科提供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送检操作手册,内容包括临床采样指征、采样要求、采集方法、申请单和标签、标本运输、实验室拒收标准等,做到有规可循,制订符合医院情况的SOP。
2、培训宣传
指导临床开展微生物标本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采样与运送方法。定期宣传临床相关的学术技术进展,如微生物检验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概念。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采集时机临床发现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例,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及时采集标本,已用抗菌药物者最好在停用抗菌药物后采样,不能停药者在下次给药前采样。最好在发病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采样,应根据感染部位选送不同来源的标本,不必过分强调晨痰和晨尿,确保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和2小时之内能够送达实验室更重要。
无菌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标本污染。血培养瓶或运送培养基应现用现领,避免在病房内存放时间过长而被污染或失效。标本容器使用检验科指定的容器,须经灭菌处理,宜采用压力蒸汽等物理灭菌方法,不得使用化学消毒剂灭菌。用外表面非无菌试管留取标本前后,需将试管口置于火焰上消毒。采集无菌标本时应注意对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如穿刺,对于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不应从腔道口取标本,应从底部取组织检查。如使用消毒液消毒皮肤,需作用一定时间,待其干燥后采样。

采集方法应根据不同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基内送检,如痰液、尿液、伤口拭子等;对于阳性率检出低的标本,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对血液、脑脊液等无菌部位的标本,可以先用肉汤培养基增菌,阳性后再转种平板分离培养。
标本采集量和次数采集量不应过少,血液采集量应与培养基保持不少于1.5比例。病原学检查原则上一天采样送检一次,血培养应该同时在2个部位分别穿刺采血。
标本种类提倡多采集血、脑脊液、胸腹水等来自无菌部位、临床价值高的标本,对来自痰、尿、脓等有菌部位的标本,采样时需注意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必须排除污染才有临床价值。
标签和申请单注明患者信息、临床诊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标本种类、采集时间、部位和检验目的。
职业安全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必须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面具和护目镜。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避免病原菌传播。





三微生物标本送检的基本原则
温度和时间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应该在2小时内送达,如果不能及时送检,按要求存放。
拭子采集标本宜插入运送培养基内送检,如咽拭子、伤口拭子等。
血液和无菌体液标本如血培养等,可以先接种无菌肉汤增菌,同时送检。
生物安全和职业防护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具有生物安全标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做到密封、防渗漏,禁止将污染和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严禁将带有裸露针头的注射器送往实验室。




此外,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四微生物实验室对标本的拒收标准
1、标本运送条件不合适,厌氧菌培养未放在选定的厌氧转运液内或标本已接触空气。

2、送标本的时间已明显拖延,且保存的温度不当。
3、未用指定容器,容器有裂缝或被打破。标本已有明显的污染迹象。
4、未贴标签或贴错标签,申请单姓名、科别、床号与标本的标签不符。
5、申请单项目与标本不符:如痰培养送检尿标本,患者信息与标本不符。
6、申请单的项目填写不符合要求或无医师签字。
7、标本量过少或已明显干燥。
8、标本性质不符合检验要求,如痰标本以唾液为主。
9、标本使用了固定剂及防腐剂。
10、24小时内重复送检的标本(血培养除外)。
11、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五微生物室对标本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微生物室应定期向临床科室科主任发布关于标本质量的反馈意见,包括拒收标本的种类和数量、拒收标本的主要原因分析、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临床的反馈、必要时向全院公布科室统计数据,实施信息化管理。



感悟:
标本的采集、接收、处理涉及多个部门,临床标本采集又涉及各个不同科室,标准各不相同。因此,由检验科制定标本采集和送检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临床科室参照执行,院感科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管,通过各部门协同合作从而实现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的规范化管理,把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第一关。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治需要正确的病原学诊断,而正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是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不论您是临床医师、护师还是检验师,都应通晓其要领,您懂了吗?
图文编辑 ▏朱迪
审稿 ▏高晓东 马嘉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