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回复: 0

感控科普丨HCV暴露后为什么没有推荐预防用药?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7-7-4 2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丨周谋清(东莞东华医院)

审核丨张波 王世浩


提问:血源性病原体指什么?
回答:血源性病原体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提问: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回答:在接触感染或可能感染血源性病原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之后,应立即采取的一整套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应急处理、对接触源的评价、对接触者的评价和接触后预防措施、咨询与随访等。


提问:那么,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这三种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有预防用药吗?
回答: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针对艾滋病病毒(HIV),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接触后4小时内实施预防用药;但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目前无推荐预防用药。


提问:HCV暴露后为什么没有推荐预防用药?
回答:……







小样,答不上来了吧?不信考不倒你。不会了吧?问我呀,小编我可是无所不知呢!


HCV为RNA病毒,人类是其天然宿主。HCV主要经血液传播,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对HCV易感。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的HCV流行率为0.43%,我国大约有1000万例HCV感染者。因此,我国医务工作者的HC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高。发生HCV职业暴露后,不推荐预防用药,小编告诉你原因,方便与被暴露者做好沟通及解释工作,不用感谢我的哦。


1、发生HCV职业暴露后为什么不推荐使用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
答: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曾经对所有采用免疫球蛋白预防HCV感染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不支持免疫球蛋白用于丙型肝炎的暴露后预防,原因如下:①HCV感染后没有证实有保护性抗体反应产生; ②以往采用免疫球蛋白预防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研究与作出丙型肝炎暴露后预防的建议无关;③在黑猩猩身上进行实验证实,在暴露于HCV阳性血液后1h后,对黑猩猩注射含高滴度抗-HCV的免疫球蛋白,但并不能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


2、发生HCV暴露后,是否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
:研究资料显示,干扰素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之前,需要先有HCV感染的存在。暴露于HIV后之所以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的预防,是因为药物疗效与抑制逆转录早期HIV DNA的合成有关。


3、发生HCV暴露后,如何进行随访?
答:①对暴露源要进行抗—HCV的检测;②对于暴露者,检测基线抗—HCV和ALT水平;如果暴露者抗—HCV阴性,需进行血清学追踪,于暴露后1、3、6个月检查抗—HCV和ALT水平。由于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RNA,假如期望尽早确诊HCV感染,可以在4-6周时检测HCV-RNA。


4、发生HCV职业暴露后,需要登记哪些资料?
答: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在暴露者个人健康档案中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HCV的情况;暴露者以前是否有HCV感染;处理方式及处理经过;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题外话】
早年有研究报道被HCV污染的针头每刺伤100次,只有10次血清转阳,另一项研究表明,HCV更容易通过空心针头传播,而粘膜暴露则极少传播HCV,因此目前因粘膜暴露而导致的感染报道较少。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职业暴露,都需要按照规范进行处理、上报、评估与监测。


参考资料:
1、医务人员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2、DAA时代精准临床检测在HCV患者全程管理中的作用
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
4.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图文编辑:宋小船
审稿:陈文森 卢先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