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0-16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布病的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常染菌。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
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粘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粘膜而发生感染。
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乃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患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少见。
现在和大家讨论的重点是: 布病属于媒介传播,目前还有没有报道人传人,那么我们医务人员接诊这样的病人需要采取什么措施?病人需要不需要隔离?
这种病菌传播给人的途径主要包括三种:通过皮肤黏膜接触传染,即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分泌物等,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毛皮肉过程中经皮肤创口或眼结膜感染;通过消化道传染,即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用生乳及未熟的肉、内脏而感染;第三类就是经呼吸道传染。
布鲁氏菌人畜传染大多发生在牧区或畜牧业人群,其引起的布鲁氏菌病也广泛存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鲁氏病归类为乙类传染病,与“非典”、“猪流感”、炭疽、艾滋病、狂犬病、乙肝等同属一个类别。
医务人员应做好标准预防,实验室人员应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