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02|回复: 79

急切求助狂犬病的职业暴露防护处置办法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07-9-13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有关专家:我医院有十几位医务人员在前天抢救了一个事后才被告知是狂犬病的病人,他们的手原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轻微破损,在体查和治疗中都有接触了病人的身体(病人出了大量的汗液),但是没有直接接触到病人的呕吐物.请问他们应该注射什么疫苗?是属于3级暴露吗?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楚楚 于 2007-10-27 20:47 编辑 ]



上一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下一篇:《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9

帖子

1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5
发表于 2007-9-13 2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中文 的帖子[/h1]


去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手破损部位可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浸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7
发表于 2007-9-13 2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h1]明白了[/h1]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07-9-13 2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中文 的帖子[/h1]


赞同W版的意见!职业暴露是肯定了,评级可以请疾病控制中心专家评估.标准预防多么重要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6

帖子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07-9-13 20: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个人防护、标准预防、隔离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工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7
发表于 2007-9-13 2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还是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我们当地的疾控中心说是属于3级暴露,3级暴露中的第3点:黏膜被动物的体液污染. 要 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才行,可以这样理解吗? 各位老师 期盼您的指导.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07-9-13 2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中文 于 2007-9-14 00:32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问题是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还是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我们当地的疾控中心说是属于3级暴露,3级暴露中的第3点:黏膜被动物的体液污染. 要 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才行,可以这样理解吗? 各位老师 期盼您的指导.谢谢!!!
要 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才行,可以这样理解!被动免疫是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中和狂犬病毒,而注射狂犬病疫苗是主动免疫需要完成一个预防程序后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再注射狂犬病疫苗.既可以阻断狂犬病毒,有可以预防狂犬病毒!
供参考!:ru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1
发表于 2007-9-13 2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两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都应该注射,同时但在不同部位注射,其实上比较清楚.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

为规范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狂犬病暴露人员的处理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一、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
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并分别采
取不同的处置原则。
分级 与宿主动物的接触方式
  暴露
程度
  处置原则
  
I级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无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II级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轻度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2.破损皮肤被舔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严重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二、伤口处理
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一)彻底冲洗。
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二)消毒处理。
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三)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三、暴露后免疫
(一)首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
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但对已暴露一段时间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接种程序接种疫苗。一旦不能排除伤人动物为可疑狂犬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按规定程序注射狂犬病疫苗。
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二)再次暴露后疫苗接种。
全程接种符合效价标准的疫苗后1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被动物致伤,且已进行过上述处置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接种全程疫苗。
此外,对暴露前后所用的疫苗效价无法证实者及免疫回忆应答无法确认者仍应进行全程免疫。
四、被动免疫制剂使用
对于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接种疫苗的同时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
(一)过敏试验。
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前必须严格进行过敏试验。方法是使用抗血清1/10~1/100稀释血清0.1mL做皮内注射,30min后皮丘红晕小于1cm为阴性,可全量注射。若为阳性,可逐步加量脱敏注射,用完全量或改用人源免疫球蛋白。
(二)使用剂量。
人源免疫球蛋白20IU/kg。
动物源性抗血清40IU/kg。
(三)注射方法和要求。
1.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应与首针疫苗接种同时进行(暴露后尽早实施)。7天内注射血清仍有效。尽量避免在接种疫苗前一天以上注射抗血清。
2.实施动物源性抗血清注射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具备对过敏反应的抢救能力。
3.注意不要把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将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与狂犬病疫苗混合在一个注射器内使用。
4.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按推荐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同时应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必须小心进行以防止引起间隔综合征。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伤口周围的,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5.疫苗注射应当在清洗伤口和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后进行。
6.对于粘膜暴露者,应将被动免疫制剂涂抹到粘膜上。
五、免疫效果评价
有条件的单位在进行上述处置后,可开展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工作。抗体检测方法应采取中和抗体试验,包括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或小鼠脑内中和试验两种方法。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星火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7
发表于 2007-9-13 2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fh 老师:他们的手原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轻微破损,在体查和治疗中都有接触了病人的身体(病人出了大量的汗液),  可以理解为  "黏膜被动物的体液污染".?是属于3级暴露吗?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38

帖子

114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0
发表于 2007-9-13 2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5/16/content_873184.htm
狂犬病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也能传播本病。外貌健康而携带病毒的犬等动物也可起传染源的作用、感染人类。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直接感染他人者甚少。
    人狂犬病基本上是因为被唾液中含病毒的狂犬病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不能穿过非破损皮肤,如果皮肤受到抓伤或擦伤,被狂犬病动物舔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唾液中含病毒的犬等动物用舌舔人的黏膜、口腔、肛门和外生殖器黏膜和皮肤也可造成感染。实验动物可经食入含病毒的食物受染,也可经肛门受染。狂犬病毒也可经气溶胶而传播,因此,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狂犬病患者或进行狂犬病毒有关实验时,均应进行呼吸道隔离。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由于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中发病较多。从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病例看:男性约占65%—70%;不同年龄组发病数不同,0岁—7岁的儿童约占17%,8岁—19岁的青少年约占23%,20岁—60岁年龄组约占50%。由此不难看出,狂犬病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危害很大。某些职业如兽医、野外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有较多危险感染狂犬病。
    人被带毒的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视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潜伏期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口又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四肢远端伤口轻者,潜伏期较长,可至几年、十几年。 人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养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对狂犬、狂猫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等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肉。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酒精棉、碘酊或0.1%季胺盐溶液(伤口无残留肥皂水时方可使用,因为这两种物质相互中和)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小时到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疫苗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抗血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