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3 08: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环节都可能造成假阴性的可能:
我尝试分析一下:
1.采样的问题:棉签。不要小看这个问题,据浙江倪老师的研究,用进口棉签采集后的对比于国产棉签,当两者都能检出细菌时,进口棉签的结果>国产棉签;如果国产棉签监测不到细菌数,那么进口棉签采样后,能监测到。
中和剂的问题,采样要选择合适的中和剂,物表消毒用含氯的还好,用硫代硫酸钠就很容易中止,而现在的手消毒剂很多还有DP300,我们实验室用到的中和剂还有多种成分,用到了甘氨酸,用到了D/E肉汤,三氯生对细菌生长是有抑菌作用的。如果您没有选择好合适的中和剂,那么培养48小时后,未必能监测到细菌生长
2.培养基的问题。营养环境对细菌影响较大,在超净台配完营养后应该监测PH值,可以考虑换进口培养基,我们发现进口培养基培养出来的细菌生长情况较好。
3.培养条件:温度很重要,目前医院里面采用35°较为合适。有些细菌对温度比较敏感,而培养箱一般都有温度误差,这个误差大概在1-2°,如果是37°,那么上线就有可能达到39,有些细菌就未必能生长的很好。
4.实验室质控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肯定检验科的工作能力,否则合作没有平台可言,那么造成假阴性的可能性,可以追踪观察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环节有问题。
因此,需要您逐一排除。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提示!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2
金币 +3
收起
理由

茶韵幽香
+ 2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