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31 0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记者/孙晓素 林亚茗 刘中元 洪奕宜)现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上使用得越来越多,它对于减少交叉感染方便操作有积极作用。
昨日,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湘民委员透露,其实很多一次性高值医用品如电刀电钻超声刀头等,完全可以消毒处理后再使用,而生产厂家为了增加销量将其设计成一次性拆装作废,造成浪费,也增加了患者负担。因此,他写成了提案,建议修改有关的暂行管理办法,合理处置一次性使用的高值医疗器械用品。
有些“一次性”医械其实可反复使用
据了解,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简称一次性医用品)一般认为是指经消毒灭菌无菌包装一次性拆装使用后即废弃的医疗用品。
早期一次性医用品多为低值易耗的医用品,如棉签、棉球、敷料、绷带及木制压舌板等。随着医学技术及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一次性医用品被应用于临床,例如各种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胃管、导尿管及穿刺针等。进而许多高值医用品也被设计制作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
张湘民说,这些一次性医用品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方便了使用操作,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效率,但客观上也提高了医疗费用大。
特别一些高值一次性医用品,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在临床中甚至有医生发现,一些在包装上标志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未标志一次性的医疗器械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包装不同而已。对这些高值的医疗器械用品,如只用一次即销毁,确实非常浪费。
欠发达地区不宜大力推广一次性医械
因此,张湘民建议,对所谓的一次性医用品需要进一步分类,分别对待处理。
例如,临床上使用的许多低值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品,如注射器、输液器等,所选用的材料工艺不适合多次使用,难以清洗消毒包装,而且价值低,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对这类医疗器械用品要坚决按规定一次性使用及销毁。
部分高值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工艺技术复杂,一经开封使用就无法重复再次使用,或难以清洁包装消毒,或质量明显下降,再次使用可发生并发症。对这类器械用品也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及销毁。
但临床上确实有部分厂商标明是一次性使用的高值医疗器械用品,实际上只是其无菌包装为一次性,器械本身可多次使用,只要按要求清洁包装消毒后使用,并不会给病人带来任何危险或降低医疗质量。如一些电刀电钻超声刀头及部分手术器械和介入治疗的电极探头等。
他建议,对目前的一次性医用品暂行管理办法予以适当修改,应组织技术监督局汇同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清洁、包装和消毒规程以及质量检验标准。对有条件进行上述一次性使用高值医疗器械用品进行清洁包装消毒的医疗单位,允许重复使用,但要严格按新规程和标准进行处理。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宜大力推广一次性医用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