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arhang

微生物检验人员对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技术规范》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0

主题

343

帖子

5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9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在困惑哦   我们普通手术室空气培养结果5个皿比如分别有3、4、2、0、2个,最后平均下来2.2cfu/(15min•φ90皿)   我在疑惑是不是要取整?四舍五入?   我听过卫生部专家的讲课录音,这个问题并未涉及!   以后卫生部出法律法规真的应该好好解读一下,要不然我们怎样具体落实、指导工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6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好了,有你这样的检验人员,是我们感控人的快乐!特别是看到这个“小小细菌闯天涯”,脑海中就会出现那些俏皮可人的动画!你的名字就带给我愉悦的心情!
呵呵还有一点建议,那就是《结果报告》:“如 Ⅰ 级 手术室(##):手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83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2-10-12 16:5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很感谢有您这样的检验科老师对于院感工作的支持!其实咱们院感科专职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会有沟通教育 ...
随风,有点拿不准这里是该报0个还是报<1个呢?
记得是倪小平教授讲课时提到,如果仅接种了无菌管中的一部分应该报<1?如果接种了全部的无菌液可以报0,不知记得是否有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84

帖子

7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5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应该按实际结果报?另外,“Ⅰ 级 手术室(##):手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0

帖子

8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2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微生物检验的,我们感控让把每个点都报上,如手术区:0,0,1,0,1/30min90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细菌小小闯天涯 于 2012-10-12 21:53 编辑
xbx 发表于 2012-10-12 15: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实每一个感控人员和检验人员都应该好好学习相关的规范,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交流,才能把院感工作做好。一 ...

谢谢您的指正! 看来资料有误啊!我查了我手里的资料,是在论坛上下载的,Page11上印刷的是周边区域是0.2  资料《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引用的标准最新版本
刚才我在网上有查了相关内容,看到结果是0.4,正式文本资料我没有拿到,周一找感控老师要一本,立马去更正报告结果,谢谢您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lfcyl 发表于 2012-10-12 21: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是微生物检验的,我们感控让把每个点都报上,如手术区:0,0,1,0,1/30min90mm
我们以前也是这样报,原来报法是指在30分钟,90MM平皿上每个点上长的菌落数。
学习了规范我认为,应该计算为平均数,如你所述0,0,1,0,1/30min90mm.
应该1+1=2,2/5=0.4,报告:0.4 个/30min·Φ90 皿,欢迎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8

帖子

17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4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您这样的微生物老师,您医院的感控人太幸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30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9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有道理,只要是检验,包括感控的检测都应该严格按照检验和感控的相关标准去认真做好采样、检验和报告,在实际工作中好多人总是没有把感拧相关的检测等同于临床样本分析那样坚持质量保证,这是我们感控和检验就高度关注并做好临床督导的一个方面去做实做好,常常有科室害怕感控相关检测超标,打招呼说情的,还有自己去根本就原封不动地不打开培养皿的,还有取样代替的,这些真的是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是院内感染的的重要安全隐患。加强全体人员的责任感也尤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发表于 2012-10-12 12: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感谢各位感控老师的支持、认可和帮助!
这段时间一直在为寻找标准的报告方式苦恼!(有帖为证)
通过学习新规范让我切实认识到感控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了原来应付的心态,相信在论坛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感控工作必定做得更好!
对于一些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空气培养结果的报告,提出我的看法。首先医院采用的监测方法是沉降法,非浮游法(此法是用空气采样器采集,适用于CDC),所以医院报告结果是以沉降法为标准,还是以手术室为例:

等级        手术室名称          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表面最大染菌密度
                                                                                                                                                   (个/cm2)      空气洁净度级别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        周边区
Ⅰ        特别洁净手术室        0.2个/30min•φ90皿(5个/m3)            0.4个/30min•φ90皿(10个/m3)        5              100级        1000级
Ⅱ        标准洁净手术室        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        1.5个/30min•φ90皿(50个/m3)        5              1000级      10000级
Ⅲ        一般洁净手术室        2个/30min•φ90皿(75个/m3)             4个/30min•φ90皿(150个/m3)         5             10000级    100000级
Ⅳ        准洁净手术室           5个/30min•φ90皿(175个/m3)                                                               5             300000级

注:1 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
相换算的结果。
布点:Ⅰ级   手术室  手术区域布点为5个,周边区域为8个

假设监测结果: 计数手术区域5个点(5块平皿)总共有1个菌落,计算:1/5=0.2个;周边区域8个点(8块平皿)共有4个菌落,4/8=2个

实际报告结果:Ⅰ级   手术室 手术区  0.2个/30min•φ90皿; 周边区  4个/30min•φ90皿

说明:这里报告的是平皿菌落数的平均值,暴露的时间也就是沉降时间是30min,90皿 是指90MM的平皿,φ是指黄金分割的指数,也就是布点的位置。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空气不是无菌的,所以不能报告0,而是报<“最小检测数值”。“最小检测数值”的意思:如Ⅰ级   手术室 手术区  0.2个/30min•φ90皿,计数手术区域5个点(5块平皿)只能有1个菌落,如果2个菌落,2/5=0.4,结果超标;如果计数结果为0,那就是<0.2个,0.2个是其最小检测数。
以上是我对空气培养结果报告的想法,希望老师们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