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0-15 00: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h1]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h1]
老大凌晨还在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发展呕心沥血,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P 相信在老大的努力下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期盼不再是画饼充饥!
组织一次专项检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目的是真正促进我们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那么就需要仔细调研-分析阻碍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发展的症结在什么地方,真正达到以检查的方式促进工作的目的。
目前已经下发的几个文件有:纲领性文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其它规范性文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相关文件〉、〈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文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以及2008年下发的几个文件卫医发48号和130号文件,那么检查的主要论据就是以上这些文件,不要拿已经废止的文件再来检查,否则会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无所适从。
一、检查形式:先下发检查条款(条款一定要可量化并客观,避免检查者主观臆断)给一个整改期间,再检查通报,因为检查不是目的。
二、检查人员队伍和要求:应有一定的职称要求或者学术威望。
三、检查者的集中培训与资格认定:检查人员应集中进行培训,对检查条款逐条梳理达成共识,个人意见供保留,不得作为检查标准。
四、检查时间:内镜室、口腔科、新生儿病房、人工肾、医疗废物为必查项目,因此时间至少得2天时间。
检查项目一方面要有理有据,不得凭空想象,以自己医院的做法做为检查标准(这次医院管理年检查专家就要求内镜室更衣换鞋,说她们医院是二次更鞋,姑且不谈这个要求是否有科学依据,单只看这个要求〈规范〉里面是没有的);二是检查条款要客观,避免走形式走过场,避免作假,如检查专家应熟练掌握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知道一条镜处理完成需要多少时间,内镜实际使用数量是否与诊疗量相匹配等,总之检查项目不能作假;三是检查者要公正不阿,敢于发现问题,避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医护比,要具体检查这些医护是否真正是在临床一线,还是胡乱充数应付检查;病床使用率是否达到要求,是不是无限制加床,大家都知道院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人来做,这些都是困扰工作没有办法落实到位的重要因素!四是检查带调研,发现一些阻碍我国医院感染工作发展的具体问题,如查VAP,呼吸回路的消毒收费问题,吸痰管的收费问题等等(可能这要求高了一点:P )。
具体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检查条款抛砖引玉一下:
第一,〈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明确说明: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那么卫生行政部门针对这项工作做了哪些事情?
第二,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医院做了哪些工作?
第三,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P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那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是否按要求独立?(人员配备没有说,所以检查好像没有依据:L )人才培养是如何落实的?
第四,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发挥真正的作用没有?还是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就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代言词?
第五,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落实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一)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二)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七)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这一点会员们不是反响很大吗?那么检查这一条就要明确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让这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这一条就要看专职人员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的情况,这关系到工作有没有成效,正不正确!;P
第七,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这一条需要检查医院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做了哪些工作?有没有制度保证?有没有经费支持?如占医院收入的多少?现场询问的方式太随意,考试也没有标准考卷,要求也太高,我们现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相应人等每年必须参加多少个学时——这一点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培训效果的问题及培训内容就需要我们专职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来不来人走不走需要有一定的手段来保障,人坐在那里听进去了没有则就是我们的水平问题了:) )。
另外对检查者提一点过分要求:
检查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我们希望检查者不要就事论事,干巴巴地反馈,需要检查者要擅于发现各个医院院感工作的亮点,尤其是对于用心工作的院感专职人员,要鼓励,不要一棒子打死,即便是对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专职人员也分析其原因,总之正好梅版所言,不要让检查成为专职人员的批斗大汇演。
检查也不要大而全,不同级别的医院也不要一刀切,但有些项目如果达不到要求则要实行诊疗项目准入制,如果不具备条件应该关停并转的也不能手软!尤其是文件已经下发一段时间的要求则必须到位,否则岂不是你说你的,我所我的,乱了朝纳了吗?:P
不应列入的项目:如感染率、漏报率是否还要列入呢?
看到这个贴子,备感鼓舞,因此胡乱涂鸦,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handshake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