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1-19 0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zhangfh(星火)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适宜在潮湿环境中生长,如水、土壤、植物、水果、花、蔬菜等。在人体定植少,可能存在于消化道及鼻、腋下、会阴等部位。医院中医疗用液体(如消毒液、冲洗液、透析液等)、呼吸器等医疗器械或淋浴头等亦可有该菌污染,存在克隆传播. 发病与机体处于慢性炎症及严重基础疾病导致机体防御免疫功能下降和长期使用抗生素使机体微生态环境失调有关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氟喹诺酮类药和B内酰胺类(如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第三代头孢菌素或亚胺培南)是导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耐药的机理:
②外膜蛋白通透性改变;氯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
②外膜蛋白D2缺失;
③细菌外膜存在主动外排系统;
④B一内酰肽酶的产生;
Ⅰ质粒介导产生至少15.种不同的β内酰胺酶可水解所有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哌拉西林治疗时可诱导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导致耐药,尤其常见于囊性纤维化患者。
Ⅱ染色体介导β内酰胺酶不灭活羧苄西林及替卡西林
⑤靶位的改变;
⑥慢性感染患者(譬如庄敏)细菌生物膜,加重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
通过监测一些“预测药物”的耐药表型(模式)来初步推测耐药机制以指导选用抗生素。
① 对所有抗假单胞菌药全部敏感的为敏感菌株;
② 对所有B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药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仅哌拉西林耐药,提示产生青霉素酶;
③ 对所有B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药(包括加酶抑制剂的复合药)全部耐药,仅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提示细菌产生AmpC酶;
④ 对所有B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抗菌药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耐药,仅对氨曲南敏感,提示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
⑤ 对β内酰胺类抗假单胞菌药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其中部分(2.5%)对美罗培南耐药而亚胺培南敏感,提示可能存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
⑥对碳青霉烯类以外所有抗假单胞菌抗菌药全部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中,5.4%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0.7%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中介;另有1.1%对亚胺培南中介而对美罗培南敏感,提示这些菌株可能存在OprD的缺失。
最新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华山抗生素研究所资料
1)耐药率依次为:阿米卡星.22.5%。头孢哌酮一舒巴坦。22.8%。头孢吡肟27.6%,头孢他啶28.9%。亚胺培南31.3%。环丙沙星31.7%。美罗培南32.1%。哌拉西林一三唑巴坦34.4%。氨曲南36.8%.哌拉西林44.2%。替卡西林一克拉维酸50.9%。
阿米卡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