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2-6 2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anluorensheng 于 2009-2-7 20:31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痰标本培养报告单基本都是咽部菌生长,个别是霉菌+咽部菌生长,报告咽部菌生长的报告单,这种报告方式不规范!有待微生物实验人员规范报告单!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就是嘛,有谁会报告咽部菌生长,给搞细菌的人看到大家这样评论一定给气死。能否这样理解楼主的意识——痰培养报告的结果中多数菌种属于“咽部正常菌群”。
对于痰培养结果的认定实在太难了。我们首先要明白痰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了解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叶)中病原菌的总体情况。深咳嗽所咳出的高质量深部痰必然经过支气管、口咽部而出,肯定受含有大量正常菌群的气管、口咽分泌物污染,所以痰培养所报告的结果是否属于“病原菌”不可一概而论,细菌室报告的XX菌有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污染菌或定植菌。细菌室的人应加强职业道德慎重处理标本、慎重发出报告、勤于总结工作经验、加强与临床医师的工作沟通和学术交流,临床医师应明确培养的目的、保证标本的质量、了解检验的基本原理、正确解读结果的意义。
我认为临床医师、微生物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是保证痰培养结果临床正确使用的最重要因素,医院保障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政策和制度是其次,而医务人员的技术、经验以及检验设备则在其次的其次。在初涉微生物的早期,我几乎对所有痰标本都进行涂片,经常退回不合格的标本,后来工作太忙、主任说我效率低影响收入、临床说我无聊,所以我尽量简化工作程序,尽量按临床的医院发出结果配合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依据。现在我不在微生物一线,但我依然知道国内微生物界的同行们都很无奈,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八小时后睡个安稳觉。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gjs661
+ 6
无论临床还是微生物检验都需要强化职业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