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1-6-26 15: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斯德之徒 于 2011-7-5 17:41 编辑 回复  拙凌 
 
 
谢谢版主! 
我们最近查到的几例拉氏普罗威登氏菌, 的确是对头孢类的头孢他啶、头孢噻肟、 ... 
刘茜 发表于 2011-6-27 18:0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罗威登菌对亚安培能的MIC较高,但仍处于敏感范围内。对亚胺培能都耐药?怕是菌不纯吧? 
拉氏普罗威登菌在人类标本中很少分离到,并且多数是分离自粪便中。如果连续分离到多株罕见菌时就需要认真检查试验过程是否存在质量失控的问题了,出现这样的结果一般主要是由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过关,细菌未被纯化导致的。细菌分纯技术说起来简单其实很多医院、很多微生物检验人员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不过关,从而导致了很多错误的鉴定和药敏结果。 
其次,试剂失效也是导致错误鉴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不重视临床微生物,微生物室发展非常滞后,标本量少,导致购入的试剂常常因不能在有效期内用完而失效。由于微生物鉴定试剂多数是集成化的板条,价格昂贵,很多都舍不得丢,“能用就将就着用的思想”导致了很多错误结果的产生。 
另外,由于微生物室不受重视,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缺乏长期有效的技能培训,很多技术人员在能力水平还不足以胜任微生物室检验工作时就被赶鸭子上架。根据我在微生物之家论坛几年来与众多会员朋友交往以及曾经担任梅里埃技术支持走过大小几十家医院微生物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医院微生物室的技术人员根本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微量生化管,不知道怎么正确使用进口试剂。很多人无法正确判读试验结果。药敏试验更是五花八门! 
这样质量的报告如何能让临床医生信任?搞院感的怎能不困惑?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楚楚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