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arhang

等离子灭菌器监测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48

帖子

6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5
发表于 2011-6-29 14: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巍然屹立

您好!刚好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比较疑惑,我也如此。您说“这是卫生部在制定规范时对设备的要求”,可见您是参与了卫生部起草规范的专家,我有2点不明白在此请教:

1、“等离子之所以没有ISO标准,主要原因在于其不稳定的灭菌效果,每天做的目的在于保证设备运转的正常有效”

请问:既然灭菌效果这么不稳定,每天做又有何意义?今天设备运转正常并不能保证明天也正常,如果我一周都不开锅,还要天天做一次生物监测,不说生物指示剂的费用,光这一周为了每天做生物监测而启动无谓的灭菌过程需要用多少过氧化氢卡匣?还要陪进去多少不需要灭菌的灭菌包?器械反复灭菌不会腐蚀吗?按照您的说法,周六周日也要做。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的'4.4.4.3.3 生物监测法: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这一条中的“灭菌循环”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有灭菌循环发生时才至少做一次生物监测,而没有灭菌循环发生时就不需要做。如果厂家在销售时敢向您这样对用户说:“不需要灭菌时也要每天为了做生物监测而必须进行一次灭菌”,我敢保证他的机子一台都卖不出去!我的理解不知错在哪里,请指教!


2、“因此等离子必须每天做,这是卫生部在制定规范时对设备的要求”

请问:既然是卫生部对设备的要求,为什么在卫生许可批件里没有提及?也没有在供应室监测标准里提及?难道这个要求只是让起草标准的专家知道即可,不需要大家知晓?大家都不清楚又怎么谈落实和正确操作呢?就目前大家操作的情况很明显没有按照“每天生物监测”的要求去做,这是谁之过?

期待您的答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6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17
发表于 2011-6-29 14: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巍然屹立 于 2011-7-1 10:19 编辑

回复 11# 无极紫晶


    您所疑问的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上述理解并非我之理论,而是在一次学术交流中,与二军大教授薛广波处才得到的认识。第一张等离子的批件是在他手上通过的,在此之前所有的已经申报近3年未能通过,主要原因就是关于监测标准的问题,后来由于国内已经有大量的医院已经在使用,加上国产的产品也已上市,我想这是大家都了解的情况,经过不断讨论才以改进后的强生标准通过,其实是比强生在美国的标准要高一些。
但我还是坚持灭菌的有效性在于灭菌过程的每一环节的监测,等离子的灭菌原理,我想还是算物理灭菌,不用过氧化氢做介质的等离子体也能灭菌,只是效果差一点。比如能够监测到等离子体在循环时的密度及其温度比,并证明两者与灭菌效果间的曲线,就能证明灭菌,此时就不用每天去做生物监测了。当然这是个人理论,可能实践上应当向您学习。
生物监测只是证明而不是证据。
   不灭菌的时候当然可以不做生物监测,可是这样的间歇方式到了要灭菌的时候再做,来得及吗?当天用当天做?我认为这和先使用再办证没区别,不能总是先生孩子再领证吧。实践中您如何保证当天使用时才做的生物监测及时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8

帖子

8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2
发表于 2011-6-29 14: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巍然屹立老师的帖子我有如下感觉:1、等离子灭菌器的消毒效果是没有保障的;2、等离子灭菌器是没有定型的设备,或者是一种试用产品;3、这种产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医院在使用?4、我院是去年购买了2台等离子灭菌器(当然是听到和看到许多医院在使用且效果良好)新院打算还要购买,看来要慎重。
看了巍然屹立和紫晶两位老师的讨论后,原本对等离子设备不想做更多了解的我还是上网看了看有关资料,网上说:“工作原理是通过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进行灭菌,消毒过程中通过特定方式使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上的多种微生物失去活性,从而达到灭菌目的。主要应用于临床的医疗材质和几何形状都符合要求的器材,只要按照要求进行使用,该灭菌柜就能恒定地达到10-6SAL的灭菌水平“。因为我院不经常使用,才引出我这个楼主的话题。原来我打算在论坛中讨论是否修改《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对等离子灭菌器监测,因为我感觉与实际工作脱节。看了巍然屹立老师的帖子我感觉等离子灭菌器问题还很多,不仅仅是“不使用,是否每天做检测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