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arhang

被乙肝病人针头刺伤案例

[复制链接]

0

主题

1517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发表于 2011-5-6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feier7140
您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觉得蹊跷,也建议第四个月、第六个月再复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7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发表于 2011-5-6 22: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昊love无限
无论抗体是否阳或阴,在未查抗体滴度的情况下,我们建议预防性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以后再依据检验结果用药及疫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7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发表于 2011-5-6 2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绿谷
该同事是感染科医生,她自认为在这方面比我们知道的多,是她自作主张用的药及疫苗。听其他同事说“当时她刺伤后特别紧张,在消毒刺伤局部的同时不停地用刀片割自己的手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7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发表于 2011-5-6 22: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sx2
抗体(+)不必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而且只要有抗体产生过,就不主张再打乙肝疫苗了,因人体有免疫记忆(香港程棣妍老师所言)。
既往抗体(+)的人体有免疫记忆,改医生用了那么多的药及疫苗,为何未产生免疫应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10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5
发表于 2011-5-6 22: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了,感染科医师,经常和肝炎病人打交到,少量多次接触,抗体浓度怎么会低呢?还是考虑实验室问题吧,建议过一段时间再复查或到其它医院复查,还要多复查几次。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4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11-5-6 22: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落花生


    该名医生真是太紧张了!针刺伤紧急局部处理特别强调一定从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禁止局部按压,目的防止局部组织的损伤,反而导致感染几率的增加。他竟然用刀片刮局部组织,难道是来个“局部清创”吗!这不是越发把局部组织损伤了!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能起到何种作用呢?针刺伤后本身就有一个细微伤口,关键是立即迅速采取挤血、消毒的,谁都清楚“血液循环”是个永不停止的进程,所以强调的是处理的“时间”。再者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者往往都比较紧张,尤其是HIV的职业暴露,我非常强调“心理”方面的疏通,我一直都跟暴露者强调“既发生,则安之,您的紧张我非常理解,但紧张害怕此时起不了任何作用,反倒会起‘反作用’,人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抗病能力是最强的,‘紧张害怕’会降低抵抗力,我们已把后续的预防措施规范做完了,就打起精神共同抵御病毒吧!要相信自己不会受感染的!”
个人点滴处理经验,共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1

帖子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7
发表于 2011-5-6 2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落花生

常年接触肝炎病人,还这样紧张,太反常了,要考虑心理问题,多疏导啊,必要时是不是要通知医务科暂时调换一下岗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7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发表于 2011-5-6 22: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落花生
是不是边挤血边用大量流动水冲洗更好呢?另外对乙肝病毒好象用过氧乙酸消毒更好些,或者是用肥皂水冲洗。该医生虽然是感染科的医生,好象对乙肝病毒的特性并不是特别了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6
发表于 2011-5-6 2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医院无抗体滴度的测定,有抗体后是否可不用再次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