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3-27 1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务科重新修改手术风险评估表,并能在2015年印发使用。即将原表中的手术切口分类改为为4类: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感染切口(Ⅳ类切口)。
1、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2、清洁-污染切口(Ⅱ类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3、污染切口(Ⅲ类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4、感染切口(Ⅳ类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