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29 1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普通科室不推荐常规监测,感染高风险科室应每季度进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2.环境物表的监测:不推荐常规监测,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3.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普通科室不推荐常规监测,感染高风险科室应每季度监测
4.及时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有关时,应及时监测,并进行相应的致病微生物检测。
5.灭菌效果的监测5.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生物检测法和B—D测试,由供应室完成,具体应遵循WS310.3的要求。
5.2干热灭菌的效果监测: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由供应室完成,具体应遵循WS310.3的要求。
5.3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效果监测:由供应室完成,具体应遵循WS310.3要求。
5.4灭菌物品的无菌监测:不推荐医院常规灭菌物品的无菌监测,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5.6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包括紫外线辐照度值的测定和生物检测两种方法,每半年监测一次
7使用中消毒剂的染菌量测定
7.1使用中的消毒剂: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生物检测;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7.2灭菌剂:使用中的灭菌剂应每月进行生物检测。
8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后的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检测,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学检测。
9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监测:透析用水应每月一次细菌培养;内毒素监测,至少每季度一次;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应每月一次,内毒素监测每季度一次。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