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9|回复: 4

环境及物体表面采样标本接种培养及公式计算问题的疑惑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812
发表于 2016-7-4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专家:咨询一下,近期院感科在到临床科室办公室及病区病房房间的物表及对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的手抽测采样过程中,突然发现细菌室的工作人员是从每个送检的标本中用吸管反复抽吸几次液体后最后抽取1ml,然后直接接种到无菌培养皿中,倒上她们消毒后的不烫手的融化琼脂后放温箱中培养48小时,然后我去拿报告单时发现她们的报告结果竟然是每平方厘米零点零几个菌落,这些标本都是未消毒前采样的标本,不可能出现这么少的菌落数,因为采样的棉拭子采样后全部都是黑色的,然后我就问她们是如何计算出这些结果的,她们告诉我说是大致数出培养皿中的菌落数直接除以采样面积100或是60平方厘米,我就问为何不按《医院消毒技术标准2012版的》和《医疗机构消毒法技术规范2012版的》计算公式的要求来计算,她们说“这种计算方法大医院早就淘汰了,现在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我感到很疑惑,那规范中要求的“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及“平均每皿菌落数×稀释倍数”应怎么做,怎么理解?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上一篇:储血冰箱内做空气培养,请问空气培养皿需要放置多长时间?下一篇:医院各类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标准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7

帖子

12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89
发表于 2016-7-4 1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检验科的算法肯定是粗糙的,不符合规范的。规范中的才是正确的,他们说的淘汰只是个借口,




[h2]点评[/h2]




乔-乔


实验室的算法没有问题,规范中就是说手采样就是按照60cm2计算,物表采样按照100cm2。 

发表于 2016-7-5 2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96

帖子

2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47
发表于 2016-7-4 1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 cm2)=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平板上如果长了1个菌落,10ML取了1ML,就是稀释了10倍,再乘10,再除采样面积,例如是20CM2,
计算公式为:1*10/20=0.5cfu/cm2 因为没有0.5个菌落数,所以实验室应该报 <1cfu/cm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16-7-4 10: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各位专家,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物表采样关于接种及计算的详细规定,“把采样管均匀震荡20-80次,分别抽取1ml接种到3个培养皿中,......计算时取三个培养皿的平均菌落数然后乘以稀释倍数,再除以采样面积”,请问,这个要求与规范中要求的“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及“平均每皿菌落数×稀释倍数”相符吗?可以执行吗?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91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发表于 2016-7-4 1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6-7-5 21:31 编辑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没有洗手的标准,楼主做流动水及肥皂洗手的手抽测采样依据什么标准判断是否合格?所以楼主这样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

我想说的是对于结果的判断不要想当然,手消毒后采样规范就是要求双手按60cm2的,实验室的做法没有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手消毒.jpg (217.5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7-5 21:10 上传


关于物体表面采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物体表面.jpg (26.4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7-5 21:16 上传


做办公室及病区病房房间的物表采样的目的意义何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采样1.jpg (195.9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7-5 21:19 上传


实验室计算结果时就是按照规范规范为100cm2,是正确的,没有任何问题。
“这些标本都是未消毒前采样的标本,不可能出现这么少的菌落数” ,可能楼主对于采样方法本身的缺陷了解不够,棉棒采样对细菌的采集回收率很低,释放率也不高,做出的结果意义不大。所以,现在非常弱化这类的监测。
如果怀疑医院感染暴发,采样方法不是这样的。应按照怀疑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目标菌的特性接种不同的培养皿。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狼头
+ 5
+ 5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