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4-15 1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1、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稳定期一般不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但急性发作时一般的诱因都是感染。
2、慢支在稳定期并不是处于感染状态
3、慢支急性发作,如果仅仅表现在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加剧,有轻微发热,可以不诊断医院感染。
但如果与入院时相比,症状、特征有改变(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罗音等),X片有新的病灶、痰培养找到新的病原体、血常规异常应该作出医院感染的诊断。
4、“慢性感染”的概念是病原体在体内持续增殖,症状、体征长期迁延,谓之“慢性感染”,关键词是有病原体“。
5、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有明确的病原体,而慢支稳定期是非特异性炎症,无病原体,二者发病机理是完全不同的。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出现新病变”为院内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6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
2.痰定量培养分离到病原菌计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浓度 ≥105cfu/ml的病原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到浓度≥104 cfu/ml的病原菌,或经防污染样本毛刷(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对于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细菌浓度必须≥103cfu/ml)。
5.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
6.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http://oc.gkteach.cn/thread-66500-2-1.html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风雨同舟
+ 4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