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7|回复: 3

AAC:新突变或可使臭名昭著的耐药基因更加猖獗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7-5-27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生素多粘菌素往往会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药物来治疗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近日,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已知基因的新型突变或许会诱发细菌对多黏菌素及其它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

更为麻烦的是,在常规的医学检查中,研究人员往往能够在检查个体中发现包含这种机制的基因,这也就表明其它健康的携带者或许也能够不知不觉地扩散这种耐药性。并不像该类基因的其它成员一样,研究者所发现的该基因来源于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这种新型基因是臭名昭著且具有高度耐药性的mcr-1基因所出现的一种新型突变,研究者将这种新型突变命名为mcr-1.6。

研究者Biao Kan博士表示,这是我们首次在健康携带者机体的沙门氏菌中发现的mcr-1基因,健康携带者在社区耐药性基因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是因为其能够悄悄地传播疾病,这就好像是伤寒玛莉传播疾病的方式一样(玛莉-马龙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其引发的伤寒多种爆发持续了几十年。

对于研究人员发现的沙门氏菌而言,研究者Kan说道,沙门氏菌感染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携带mcr-1基因的沙门氏菌也是引发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由于对抗生素多粘菌素和粘菌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基因mcr-1及其突变体mcr-1.6需要被严密监测,目前研究人员特别关注的就是这些mcr-1基因的新型突变会导致细菌对粘菌素的耐药性增加,在一些病例中,高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在此前多种疗法失败后粘菌素作为抗菌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

同许多耐药性基因一样,该耐药基因也会携带并且传递一种特殊质粒,该质粒能够通过一种细菌跳跃到另外一种细菌中去,而且携带一种名为IncP的基因的特殊质粒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宿主范围,同时其还会在不同物种之间频繁发生跳跃,因此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对此进行监测。(生物谷Bioon.com)



上一篇: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不只是病人,健康人也可“携带”“传播”耐药基因!下一篇:遏制抗生素滥用须做哪些功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帖子

3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6
发表于 2017-5-27 0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1

帖子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0
发表于 2017-5-27 0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细菌比人厉害啊,玩潜伏,躲在健康人体散播病菌让人防不胜防,所以,又绕回筛查的那个话题,是不是可以期望再过N年,体检或者新入院患者来个多耐药菌的筛查,提前预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53

帖子

53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7
发表于 2017-5-27 09: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老师分享的资料《AAC:新突变或可使臭名昭著的耐药基因更加猖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