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1|回复: 0

用含“氯”消毒剂灭菌,你是不是疯了?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7-11-8 21: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含广告



土豆,好吧,确实是个很土的主角名字,他是某医院感控科的副主任,院长绝对的得力干将,业务水平杠杠滴。
草莓,女主角,额,跟“土豆”真是绝配,她是这家医院内镜中心的护士长,没错,你猜的没错,也是“土豆”的妻子,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作为内镜室的护士长,想当初刚接手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故事的,那时候的他们还没结婚,正处于热恋期,草莓撒娇,土豆憨厚,天造地设的一对,很多人非常看好,包括当时的几位院长!



院长们看好他们甚至有意撮合的原因?想想也是搞笑——感控人和内镜人的结合,那...那...内镜中心的发展将如日中天,在当地消化内镜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指日可待...哈哈哈!


但,事情哪有这么顺利。


草莓一接手,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内镜消毒剂的选择问题!


  1 来自戊二醛的烦恼。


内镜中心最早使用的消毒剂是戊二醛。戊二醛作为高效消毒剂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自问世以来,戊二醛以其广谱、高效、低腐蚀、易溶于水、稳定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内镜行业的青睐。一度为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但随着对戊二醛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戊二醛的缺点也开始被广泛关注。它能使血液凝固,组织变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且有毒性和致癌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毒副反应。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分枝杆菌对戊二醛形成高水平耐受性的潜在风险。耐戊二醛分枝杆菌的出现,让使用戊二醛消毒灭菌的软式内镜和硬式内镜的安全受到了挑战。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通过采取新的消毒技术或者使用其他消毒剂,来努力减少戊二醛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有的国家甚至禁止使用戊二醛。


草莓接手内镜护士长,这些功课她早已经准备的滚瓜烂熟,正打算大干一场,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状态,所以,她想用邻苯二甲醛(OPA)取代戊二醛。






  2 但,使用邻苯二甲醛也有烦恼。


OPA被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为高效消毒剂,与戊二醛一样,具有广谱、高效、低腐蚀等优点。与戊二醛相比,OPA还具有在很广的pH值范围内稳定性强,在作用前不需要激活的特点。此外,OPA不产生有害挥发物质、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粘膜的伤害性较小,使用时不需要进行暴露监测。更重要的是,OPA对耐戊二醛的分枝杆菌通常有效。


但是,OPA与戊二醛相比较,消毒剂的使用成本增加了很多,不但消毒剂成本增加,浓度测试纸的成本也在增加,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消毒剂只能作为科室的支出,而不能作为收费项目,这也是制约内镜中心消毒剂改革的一大阻力。


在医院,护士长就是管家婆的代名词。草莓作为内镜中心的护士长,成本效益问题是她万万无法避开的,所以,她也很纠结!






  3 此外,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十二指肠镜相关暴发感染的案例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洁不彻底、没有进行充分的消毒、干燥方法不当等。其中有2起暴发事件是在对十二指肠镜采取灭菌措施后才得以终止。众所周知,无论是胃镜还是十二指肠镜检查,有时难免会发生黏膜损伤的情形(如做镜下治疗),而诊疗器械一旦需要接触破损黏膜,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技术发展到今天,高水平消毒的效果似乎也并不那么如人意,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倾向于对十二指肠镜进行灭菌以减少细菌的传播。当然,对于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这些硬式内镜来说,采用灭菌技术更是毋庸置疑的。


但,邻苯二甲醛不是灭菌剂,不能达到灭菌要求!


由于内镜结构复杂,材料特殊,通常难以耐受高压灭菌(特别是软式内镜)。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可靠,可是耗时太长,不太适用于“镜子少、患者多,周转快”的现实。戊二醛虽然可以灭菌,但是之前也说了,它的局限性也非常多,况且长达10个小时的灭菌时间要求,更是内镜室无法承受之痛。


草莓护士长就犯愁了,甚至影响了与土豆的热恋生活,这可咋整?土豆这老实劲就上来了,行,我来帮你搞定吧!


作为感控科人员,对消毒剂发展的了解,较内镜中心人员而言还是要强大很多的。那,到底去哪找一款灭菌性能好、灭菌时间短、成本还亲民的内镜消毒/灭菌剂呢?






  4 ——诶,有了!


草莓护士长一下来了兴致,果然不愧是为人憨厚,实力强劲的土豆老帅哥,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


——要不,我们用含“氯”消毒剂吧...


哎哟喂,这一句“要不”,把草莓护士长给气的...用含氯消毒剂灭菌,你说你是不是疯了?我这红sai的草莓脸庞都被气成绿sai的了!你说你想不到办法就想不到嘛,也不要拿我寻开心啊,谁不知道含氯消毒剂对器械的腐蚀性是非常强的,而且含氯消毒剂只是高水平消毒剂,不是灭菌剂!


但,土豆大帅哥一脸无辜的样子,悻悻的小声嘀咕着,其实,这个含“氯”消毒剂,不是你说的那种...






  5 草莓知道是冤枉他了,便让他解释清楚。既然他说不是大家说的那种含氯消毒剂,那到底是哪种呢?土豆开始不紧不慢的讲着。


我们都知道,含氯消毒剂的杀菌因子是“氯”和“氧”,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氯”作为杀菌因子,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游离状态的氯,也就是次氯酸(HOCl)。由于HOCl分子小,且不带电荷,容易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壁进入细胞内,释放出初生态的[O]和[Cl],发挥氧化作用和氯化作用,使微生物中的氨基酸分解,导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失去功能,从而使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快速死亡。


而普通的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高时,游离状态的氯也会很高,这就造成了对器械的腐蚀也会非常的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一讲到含氯消毒剂,第一反应就是不能用于金属器械的原因,此外,氯离子的高浓度,也导致挥发扩散到空气中氯也会更多,含氯消毒剂的刺激性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技术手段,让杀菌因子也就是次氯酸(HOCl),可以慢慢的被缓释、游离出来呢?这样,我们既能够保证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又不会造成次氯酸(HOCl)的初始浓度过高导致器械的腐蚀,不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个矛盾了吗?








天呐,果然是天才一般的想法。


草莓对土豆这惊为天人的天才创意感到诧异又幸福。但是,如何才能够保证含氯消毒剂中的次氯酸(HOCl)是缓缓释放而不是快速放出呢?也就是说,如何保证这种含氯消毒剂的稳定性呢?


——那就让氯离子和别的离子先“打一架”绑在一起嘛。


土豆半开玩笑的说着,草莓却无法理解,土豆只好接着解释。


其实就是一种多离子的络合状态,让氯离子和其他的一些离子先络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络合体,当消毒剂游离的氯(次氯酸)因为消毒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的损耗,含量越来越少时,这种络合状态的氯就会往消毒液中释放更多的游离氯,从而保证游离氯含量的动态平衡,让消毒持续在一个稳定状态。


而且,络合氯本身因为其稳定性,是不具有杀菌作用的,只有在溶液中释放游离氯才会发挥消毒作用。该技术的动态平衡,解决了消毒液中始终保持游离状态的氯占溶液有效杀菌成分的 0.1%-0.5%(如有效氯含量2000mg/L 游离状态的氯只有2-10mg/L)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医疗器械消毒的三大问题: 腐蚀性、稳定性、刺激性。




  6 由于络合氯消毒液的出现,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其中关于络合氯消毒液对内镜的腐蚀性,有学者将其与英国产的过氧乙酸、普通含氯消毒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络合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浸泡后的内镜部件失重值相近,显示络合氯消毒剂与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内镜的腐蚀性相近(主要是内镜各部件),但对比络合氯和过氧乙酸消毒液对金属的腐蚀性,络合氯消毒液明显优于过氧乙酸消毒液。与普通含氯消毒剂相比,络合氯消毒剂对铝具有轻度腐蚀性,对不锈钢、碳钢和铜基本无腐蚀,普通含氯消毒剂则对铜为中度腐蚀,碳钢和铝重度腐蚀。络合氯消毒剂的pH值偏碱性,并且采用了专利配方,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明显低于普通的含氯消毒剂。



尽管络合氯消毒剂腐蚀性较低,但也有企业良心建议,用于内镜消毒时,应严格遵照使用说明,避免对内镜长时间的浸泡,长时间浸泡不但会造成消毒剂的浪费,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对内镜腐蚀的风险。






  7 ——用这种含氯消毒剂浸泡内镜用于消毒,这还真是头一遭听说,那我们有相关的规范要求或支持吗?


草莓作为内镜室的一家之主,一旦确认采购这种消毒剂的话,绝对是要慎之又慎的。所以有规范支持她才敢使用,否则口说无凭,这怎么行呢?而土豆作为感控科的副主任,在遵循国家规范指南方面,绝对不比草莓的意识差,他拍着胸脯说,放心,没问题。


今年发布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其中第5.3.11条款提到: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可选择邻苯二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复方含氯消毒剂等。灭菌剂可选用戊二醛,也可选用其他灭菌剂。在附录B中特别备注:表格中未列举的其他消毒/灭菌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循产品说明书。


在今年的新规范宣贯过程中,也有老师就这个问题专门提问过有关专家,得到的回答是“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可用于内镜消毒/灭菌的消毒剂,均可用于内镜的消毒/灭菌,消毒/灭菌剂品类并不局限于规范中所列举的具体品类。”


怎么样?本次新规范修订后,不仅破天荒的加入了“复方含氯消毒剂”,就连相关解读专家对这种例举外的消毒剂也是持认可态度的。






  8 草莓的心可以说是完全放下来了,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这种络合氯,可以达到灭菌水平吗?
——你说可以,就可以!


土豆莞尔一笑,凑到草莓的耳边,小声的说着,把草莓的小脸都给羞得涨红了。


——那,我去哪可以买得到?
——呐,北京万金兆元消毒技术有限公司,是这种消毒剂的唯一生产企业。我可以帮你问问!




  9 北京万金兆元消毒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和“万金络合氯医用器械消毒液”。

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络合氯与HZ7041#),有效氯含量2%±0.2%。1:10稀释液10分钟可达到消毒效果。1:4稀释液达到高水平消毒只需5分钟,达到灭菌水平只需40分钟。1:10稀释液的成本敢与戊二醛相媲美,1:4稀释液的成本也比邻苯二甲醛亲民很多,关键是可以达到灭菌水平!灭菌水平!


万金络合氯医用器械消毒液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和HZ704(增效剂、稳定剂、缓蚀剂、络合剂的复合)。有效氯含量0.45%±0.05%。 达到高水平消毒只需原液作用5分钟。达到灭菌水平,只需原液作用30分钟。看清楚,使用原液消毒只需要5分钟,5分钟!灭菌只需要30分钟,30分钟!这是不是解决了 “镜子少、患者多,周转快”的尴尬呢?!不要说软式内镜,就是硬式内镜想要连台,也只有30分钟的距离!








企业介绍北京万金兆元消毒技术有限公司是科、工、贸为一体的消毒灭菌剂及其相关系列产品的高科技专业公司。


公司创建近三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国消毒领域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普及。总工程师金耀光教授是“优安净(洗消净)”、“84”、“金星”消毒剂的第一发明人。1994年以金教授为首的专业科研组和实验研究所在全国十余位消毒界专家学者密切合作和全力支持下,在以上三代消毒剂的研究及应用基础上,克服以往消毒剂的不足,又研制成功了全新一代(第四代)——万福金安络合氯消毒灭菌剂。经卫生部组织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26家专业机构的双盲平行试验鉴定,其各种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标准,是我国卫生部批准的唯一的含氯灭菌剂,并经中华预防医学会行文向全国推荐使用。


随着公司科研技术水平的不断加强以及全体同仁不懈的努力,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完善原有产品。在公司知名品牌万福金安消毒液优良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产品质量,减少其原有不足,从而又研制成功了“万福金安”新一代产品——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第五代)与万金络合氯医用器械消毒液(5分钟消毒、30分钟灭菌的第六代)。其特点是:符合了卫生部对消毒剂批准标准更高的要求,产品质量更高,消毒灭菌效果更好。该技术经专利检索:“是属国际首创”。
双十一期间,北京万金兆元消毒技术有限公司,借助SIFIC平台,大力推广粉丝福利活动,目前已经火热上线哦。请进入SIFIC论坛-商城-北京万金专区,畅享由北京万金为大家带来的丰厚礼品吧!
江苏北清康/北京万金丨SIFIC2017双十一系列活动今天正式开启!


利益相关本文为软文广告,涉及相关利益,请酌情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