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目的
规范遗体存放间、尸检房感染控制工作,降低医务人员、患者、陪同人员、探访者等医院感染风险。
二、 标准
(一)原则
1、 遗体存放间设备应简单、实用,便于清洗、隔离、消毒,并有防蝇、防鼠、防盗设施。
2、 健全管理制度。尸体管理要有专人负责,24小时值班。建立接运尸体、存放尸体、清洁卫生和消毒、冷藏操作制度,以保证各项消毒措施的实施。
3、 消毒方法遵循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原则,并注意个人防护
(二) 空气消毒
遗体存放处空气污染较重,主要来自尸体散发的细菌和异味,工作人员一般不要在室内久留
1、 通风换气,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每次1~2小时。或用排风扇每天开2次,每次1小时。
2、 紫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 环境表面消毒
1、 消毒范围:地面、墙面、门、门把手、停放尸体的台子、尸体冷藏箱等
2、 地面消毒,在无污染情况下,湿式拖擦,拖布定期浸泡消毒。地面受到污染时,可使用500mg/L“84”消毒液喷洒消毒,拖把浸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干燥保存。
3、 尸体冷藏箱每周定期消毒,尸体取出后进行终末消毒。一般使用25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箱体受到污染时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存放传染病尸体后使用100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
4、 门及门把手用 50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
5、 对传染性疾病致死的尸体,进入太平间前应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放入单独的尸体柜内。
6、 停尸台的消毒,每取出一具尸体后都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也可用紫外线照射,距离台面1m ,照射时间30~60分钟。
7、 遗体冷藏箱应定期消毒。尸体取出后进行终末消毒;箱体和尸体架可以可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8、 尸体的清洁消毒:一般死亡尸体清洁即可;如为传染病死亡可选择1000 mg/L “84”消毒液擦拭消毒。
9、 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用立即消毒,并用浸有2000 mg/L “84”消毒液的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堵塞,并用裹尸单包裹尸体,转入塑料袋内密封,就近火化。
10、 搬用尸体用具消毒,搬运尸体的担架、推车等用具,用后及时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消毒。
11、 死者衣物的消毒:
(1) 焚烧:烈性传染病死者衣物原则上一律焚烧。
(2) 有明显的血迹、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现用1000mg/L“84”消毒液擦拭处理后,再进行清洗。
(3) 日光照射消毒:在直射日光下暴晒3~6小时,即可到达消毒目的。
(四) 工作人员的防护和消毒
1、 工作人员工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胶鞋、穿隔离衣。
2、 搬运尸体或进行各项消毒操作后,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时清洗、消毒双手。
3、 进行尸检操作时应采取必要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戴鞋套、戴护目镜/面罩,有喷溅的操作时应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为传染性病人尸体尸检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4、 离开尸检房时,将用后的个人防护用品放人医疗废物垃圾桶,洗手后离开,进行传染性病人尸体尸检后应沐浴。
三、 参考文件及文献
1. WS/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 WS/T 31 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3. 参见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
上一篇:收回供应室消毒的压脉带用什么盛装最好?下一篇:等离子空气消毒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