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26|回复: 8

BD留置针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09-1-8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大多用的是BD留置针,应该是最好的吧。

头皮式留置针Intima-II(Vialon材料)
安全型产品,应用于各个科室
单翼的持针手法,根据临床医护人员的习惯特别设计,提高穿刺成功率 ·针尖附近有一侧孔,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见到回血,帮助您判断穿刺 套管、延长管、肝素帽整合成一体,能预先连接输液器排气密闭设计,穿刺时没有血液渗出,保证医护人员,免受血液污染
柔软的导管在留置期间感觉更为舒适,减轻病人痛苦,保护血管
封闭式留置针Intima(Vialon材料)
安全型产品,整体设计,穿刺时无血液污染,减少医护人员血源性感染
BD无针正压接头 PosiFlow?
安全:
无需用针头连接,减少医护人员及病人的针刺伤,减少血源性感染。
正压:
在注射器与其分离时产生正压,减少血液回流,防止导管阻塞,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普通留置针Angio(Teflon材料)
主要应用于手术室,急救等



上一篇:为何推荐用2%洗必泰消毒穿刺点?下一篇:现在的病人真厉害!——某患者置管后血流感染,要闹纠纷,如何处理?烦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8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09-1-8 23: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也是BD的产品,头皮式留置针是我以前在临床工作时接触最多的,无针正压接头是新产品,我们也在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8

帖子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8
发表于 2009-1-8 23: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h1]碧迪公司中文官方网站[/h1]


http://www.bd.com/China/

碧迪产品
http://www.bd.com/China/products.asp

[ 本帖最后由 xl0826 于 2009-2-9 21:1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2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09-1-8 23: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医院2001年从内科开始使用BD留置针,现在已普及到各科室,尤其是肝病科使用较多,一个科每个月平均用量为50-60付不等,以前有发现极个别针出现渗液的情况,由药剂科做个退货处理(按现在的规定是不符合要求的),现在的产品质量基本上没发现什么问题,临床使用很方便,就是输液完后要做好封管(可根据续液的时间长短及病情禁忌采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肝素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9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9
发表于 2009-1-8 23: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大家在使用情况良好时几天更换留置针?说明书上说一周更换,但相关讲座提倡3天或五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94

帖子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73
发表于 2009-1-8 2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一般3-5天,也有一周的,根据留置部位的情况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17

帖子

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9
发表于 2009-1-8 23: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极紫晶
平时在这方面关注很少,通过学习您的帖子,对安全注射产品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8

帖子

4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6
发表于 2009-1-8 23: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请教一下,一般普通病人,例如正常的产科病人是否需要常规使用留置针,从预防针刺伤来说是对的,但从减少不必要的导管留置来说又好像不妥,请教如何操作?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5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00
发表于 2009-1-8 23: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c1abc 于 2016-6-13 17:43 编辑

          无针连接,增加血源性感染。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声明指出,需警惕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引发的感染风险。

        2006年以来,多个临床报告指出,医院或医疗单位引进正压接头之后血流感染(BSI)的风险增加,其中有数例与死亡相关的报告。2012年11月,美国FDA发表声明,要求相关9家公司对正压无针输液接头进行上市后的市场监测研究(3家公司的产品在中国有应用),以评估它们与其他类型的无针输液接头相比,是否会增加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风险,并评估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