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6-7-5 21:49 编辑
关于细菌培养标本的送检率和阳性率,应该科学去对待,特别单位院感和质控部门在建立考评体系时应本着促进院感工作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诊疗水平和节约医疗资源的角度出发,片面追求送检率会让一些不合格标本大量流入检验科微生物室,造成人员资源的浪费和患者费用的增高,甚至会有一些根本不存在培养条件的感染也送检莫名其妙不靠谱的标本。片面追求阳性率会使临床处于两难境地,因为好多临床的确有感染症状的患者培养因各种原因,条件环境设备技术达不到而无法培养出阳性结果,有时甚至物极必反,导致一些假大空的数据和临床无价值的结果,造成浪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临床医护及检验科人员对院感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从而影响院感工作的执行力。为此,结合院感诊断和检验科实际,积极做好多方面沟通,科学合理做好感染患者样本的送检统计和评判,真正提高院感对临床和患者院内感染防控的助推作用。
上一篇:霍乱弧菌下一篇:复审条款4.20.5.1A2同源性分析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