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71|回复: 9

血透者的医院噩梦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0-1-18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王磊

    2010年1月5日,地处长江之南的安庆,气温骤降,傍晚时分还下起了“雪籽”。  

    下午3时,安徽省安庆市宜城医院住院部4楼,40岁的毛凯刚刚“下机”,从血透室里缓缓移开身子,走了出来。  

    他身后的这家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从1987年就开始设置血透室,从最早的1台机器发展到现在的20台机器。2005年8月,这家医院被授予“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在此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有77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硬件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的医院,近日被安庆市卫生局查出,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中有人感染了丙肝。目前市卫生局还没有公布患者名单,哪些患者为院内感染也无从得知。  

    对毛凯而言,他是不是在卫生局公布的名单中,还无法确定;是否在院内感染,他更不可知。据他本人提供的化验单显示,两年前,他的丙肝抗体就呈阳性。  

    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毛凯脸色蜡黄,双眼浑浊不堪,一下就能把他与其他病人区别开。百般犹豫,抽完一支香烟后,他才开口,向记者讲述自己的遭遇。  

    “没想到老病没治好,又添了新病”  

    2006年,毛凯来到宜城医院血透室做血透。他考虑到这家医院离家很近,设备在当地又最好,价格也不贵,就打算长期在那里接受治疗。  

    在此期间,毛凯曾在南京一家医院做过几次血透治疗。不过,他强调,“那里每次做之前都要做8项检查,是‘分开隔离’做的”。  

    2008年3月,当他满怀希望,再去这家医院为换肾做体检准备时,医生告诉他:“转氨酶不正常,可能有丙肝,换肾风险太大,暂时不能做。”  

    毛凯随后进行了化验检查,结果是感染了丙肝。毛凯向记者展示的这张化验单显示,时间是2008年3月13日。  

    “过去也担心感染丙肝,但听了他们的解释,我将信将疑。作为一个病人,哪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搞清这些问题。”  

    不过现在,毛凯和很多病友都知道了丙肝传播的三种途径。“感染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做血透。”  

    “没想到老病没治好,又添了新病。”眼前的毛凯,悲痛得几乎丧失了表情,又点起一根香烟,吧嗒吧嗒地抽起来。“食欲差,体质也差,每天都要靠大把的护肝片来维持,现在一家人什么事都不能做,就围着我转。”毛凯告诉记者,他的家境在农村还算好的,本想通过换肾来维持生命,可现在真的绝望了。  

    在毛凯的联系下,记者见到了他的另外两个病友——冯勇和李琴。  

    29岁的冯勇现在边上班边做透析治疗。“因为这个病,连女朋友都没有,婚姻的事想都不敢想。”说起自己的未来,他用“渺茫”二字来形容。  

    冯勇介绍,2005年,他来到宜城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其间也曾在外地做过血透,他在2006年被查出感染丙肝。  

    “自己上网查了一下,丙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冯勇说,这里的医生鼓励他使用复用透析器,这样比使用一次性的便宜些,毕竟自己经济条件有限。  

    不过,冯勇认为,既然是复用,就应该隔离分区,分机使用。“正常人和不正常的人不能在一起,否则很容易感染丙肝。”  

    “上一个刚用完,没过多久,下一个接着再用,消毒不彻底。”一旁的李琴接过话茬。  

    42岁的李琴告诉记者,2004年至今,她一直在这家医院做血透,对这里很有感情,可是2009年4月被查出感染了丙肝。这给她本来就艰难的生活又增添了新的痛苦。  

    “老公经常不在家,我不能不做家务,可又怕传染给他们,儿子还小,什么都还不知道。”  

    感染了丙肝后,李琴最怕的是遭人歧视。“就怕被人知道,不少亲戚都疏远了,见到我都躲着,我真比死还难受。”李琴忍不住抽泣起来。  

    “结果没下来,真的不好说”  

    2009年12月,从媒体上看到“霍山丙肝事件”的报道后,在宜城医院做血透的病友感到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几名患者决定向卫生部门反映这一情况。  

    12月21日,6名患者来到安庆市卫生局投诉称,他们在宜城医院进行血透期间感染了丙肝,并称除他们之外,医院里还有患者也一样感染了丙肝。  

    安庆市卫生局介绍,接到患者投诉后,立即成立了由市立医院感染办、肾内科、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科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组成的调查组,于当日下午赴宜城医院进行现场调查。  

    “我们当时提出,我们的要求就是要治疗,要治好。”一名在场的患者说,卫生局医政科的一位工作人员要他们等待调查结果。  

    2010年1月5日,记者来到安庆宜城医院向院方了解丙肝感染人数时,该院表示:“卫生部门调查结果没出来,实在不好说。”  

    该院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血透室)在当地规模最大,成立时间较长。2002年以前,大家对丙肝都没有认识,大家都不查,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数字。”  

    当记者问为何有病人感染丙肝时,这位负责人说:“我们的硬件条件,你都能看得到,绝对不像有些医院那样脏乱差。”  

    “医院有没有严格执行血透操作规范?”记者问。  

    “目前没有具体规范,规范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这位负责人说。他拿出卫生部2009年8月21日公布的“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并指着第二十六条说:“血液透析室应该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你看,这里并没有提到丙肝需要隔离。”他说,宜城医院是从2009年5月才开始分区隔离的,不排除以前有交叉感染的可能。  

    血透背后的无奈  

    安庆丙肝事件还没有尘埃落定,等待丙肝感染者的是漫长的治疗过程。不过记者发现,对他们来说,与感染丙肝的风险相比,最担心的还是血透能否维持下去。绝大部分患者都表示,不想转到外地做血透,“那样成本太大,又不方便”。  

    不少在宜城医院长期治疗的患者,都流露出对这家医院的感情。一位姓汪的老太太说,自己的老伴已经80岁了,在这里做了14年血透,真的不想离开,如果转院的话,经不住折腾,就怕把命送了。她表示:“不希望医院垮了,希望能有个正常的秩序,让治疗继续下去。”  

    另一位老人也告诉记者,过去曾在外地做过血透,后来还是选择在这家医院做,是因为这家医院的服务态度不错,医生很热情,“老伴血管不好,在这里每次‘打针’都很顺利。”  

    一位医院负责人也表示:“停业整顿很容易,可这么多患者到哪里去,整个安庆市的医院无法接收他们。”  

    “很多血透室不接收丙肝病人,而我们这里接收,因而感染的风险就比别的地方大。”这位负责人说。  

    有不少文献显示,从国内外的行业规律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丙肝病毒。同时,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即使一些先进国家也存在这一状况。  

    (文中血透患者均使用化名)  

      


网络编辑: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0-01-08



上一篇:透析器的处置,透析器怎样毁型呢?下一篇:请教:移动式的透析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30

帖子

58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1
发表于 2010-1-18 1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少文献显示,从国内外的行业规律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丙肝病毒。同时,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即使一些先进国家也存在这一状况。
我们何时能科学对待血透患者感染丙肝呢?既要科学防控,又要科学认识。






[h2]评分[/h2]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0-1-18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fh 于 2010-1-18 14:51 编辑

“很多血透室不接收丙肝病人,而我们这里接收,因而感染的风险就比别的地方大。”这位负责人说。  


担忧丙肝血透患者的权利受到侵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89

帖子

3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2
发表于 2010-1-18 1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医院负责人也表示:“停业整顿很容易,可这么多患者到哪里去,整个安庆市的医院无法接收他们。”  

都是贫穷惹的祸,加大投入,专机专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1

帖子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5
发表于 2010-1-18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透析患者本身体质都差,需要输血,感染的机会多,不细查,不知道什么环节出问题了,而且国家也没有要求丙肝与正常人隔离透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80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发表于 2010-1-18 1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透析患者感染的机会多,要如何科学防控,又要科学认识,应该值得深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72

帖子

4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4
发表于 2010-1-18 1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不少文献显示,从国内外的行业规律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丙肝病毒。同时,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即使一些先进国家也存在这一状况。 "
应该理性的对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6

帖子

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0
发表于 2010-1-18 1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丙肝病毒,既然这些危险因素都存在,那么我们医务人员还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应该在知情同意书上让病人知道有这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9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0-1-18 1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导血透患者与血透室工作人员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血透引起的艾滋病感染暴发已在某些国家发生。在我国血透引起丙型肝炎感染事件屡屡被暴光,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这确是事实,原因很复杂,怎么样解决确是一大难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9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0-1-18 1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导血透患者与血透室工作人员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血透引起的艾滋病感染暴发已在某些国家发生。在我国血透引起丙型肝炎感染事件屡屡被暴光,血透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高这确是事实,原因很复杂,怎么样解决确是一大难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