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95|回复: 10

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数据有些疑问?

[复制链接]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798
发表于 2010-2-3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收到我省卫生监督所文件“关于开展全省血液透析中心(室)消毒管理和感染控制工作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其中检查要求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数据有些与我们平时学习的不一样:(1 )透析液入口细菌数小于或等于200CFU/ml,透析液出口细菌数小于或等于2000CFU/ml。(2)反渗水细菌数小于或等于20CFU/ml。(3)软水罐水质硬度小于或等于17PPM。请问各位老师:反渗水不就是透析用水吗?细菌数应是小于或等于200CFU/ml,怎么又是小于或等于20CFU/ml?软水罐水质硬度用什么方法监测?



上一篇:环境卫生学监测下一篇:戊肝病人的透析器可否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9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3 2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第二次生命

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2010.2.2发布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
(一) 电导率正常值约10μs/cm。
(二) 纯水的pH 值应维持在5~7 的正常范围。
(三) 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
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 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内毒素<
2 EU/ml;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五) 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
周进行1 次,参考2008 年美国AAMI 标准(见表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9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3 2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冲洗、还原和消毒,每
次消毒后应该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87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10-2-3 2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第二次生命

参考新的SOP:http://oc.gkteach.cn/viewthread.php?tid=290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9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3 2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0-2-3 22:16 编辑

十、感染控制监测
(一) 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 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
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十一、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一) 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 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 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 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
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10-2-3 2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渗水就是透析用水,透析液指的是A液或B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4

帖子

6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8
发表于 2010-2-3 20: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两位版主的赐教!那么我们省检查要求中:反渗水细菌数小于或等于20CFU/ml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1

帖子

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
发表于 2010-2-3 2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沧海一粟


  "  (三) 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
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 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

     关于反渗水及反渗液的卫生标准仍被定为200cfu/ml.这个标准应该说是太松了!中国药典对口服药水的标准是多少呢?是100cfu/ml.所以,俺认为这个标准应该提高,毕竟是血透呀.沧海老师,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9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3 20: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0-2-4 10:17 编辑

回复 8# fjzzzyyygk

是的,太松了,我记得94年我在制定我们医院的院感监控管理措施时:血液透析监测的标准中:“浓缩透析液和反渗水不得检出细菌,无致热源。”当时我记得从哪个规范看到的,但是时间长了,找不到在哪里了。但是肯定是官方要求。
另外,检测频率也太少了,一年只检测1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9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3 2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 于 2010-2-4 10:20 编辑

回复 7# 第二次生命

是的,确实是错误的,而且透析液出口也不需要检测了。你可以吧这个文件拿给他们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浙ICP备16040142号-3)|山东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